水肿方的成分有哪些?

水肿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指水液滞留体内,淹没皮肤,引起眼睑、头、面部、四肢、腹背部乃至全身肿胀。严重者还可伴有胸腔积液和腹水。在西医的诊断中,水肿只是一种症状,多见于内科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妇科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水肿。

水肿的发病机制与肺、脾、肾、肝、三焦的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往往由于风邪的侵袭,会因肺的治疗失败而出现水肿,也会因脾虚水湿潴留而出现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也可因水湿潴留而肿胀。

方毅五苓散

来源“方剂学”

由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组成。

功能:利尿祛湿,温阳化气。

主治:水潴留证,湿阻痰阻。

该方剂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温阳化气组成,配伍利水消肿的药物。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服。

方四儿灵散

来源“方剂学”

包括猪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和茯苓9克。

功能:渗湿利水。

适应症:水肿。

该方剂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组成,配伍使用,利湿消肿。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四逆散具有利尿、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防散凌薇汤

来源“方剂学”

它由3克五苓散和3克魏萍粉组成。

功能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适应症:水肿。

处方用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魏萍散祛湿和胃,两散合用,起到行气利水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凌薇汤具有利尿、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和谐,生姜大枣汤,空心服。

方四季芳黄芪汤

来源“方剂学”

由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白术9g组成。

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湿。

适应症:风水或风湿病。

该方剂能祛风利湿。黄芪、白术、甘草能益气健脾,运化水湿,共同用药,起到祛风利湿、消肿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季芳黄芪汤具有抗炎、镇痛、利尿、降血脂和免疫调节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防己茯苓汤

来源“方剂学”

包括防己9克、黄芪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和甘草6克。

功能:益气、通阳、利湿。

适应症:皮肤水。

本方可防己、茯苓祛风利湿,而黄芪、桂枝、甘草等有利于温阳助运的药物配伍,起到祛风利湿、消肿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季芳茯苓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不同温度分三次服。

刘放五皮粉

来源“方剂学”

由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组成。

功能利尿消肿,理气健脾。

适应症:皮肤水。

方洁芳用利水行气五药的皮去皮,起到利水消肿,排除皮肤水分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

方芪苓桂术甘汤

来源“方剂学”

由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甘草6g组成。

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作用。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水肿。

本方剂以桂枝、甘草温阳,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诸药合用,起到壮阳健脾、复元运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苓疏肝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不同温度分三次服。

防己真武汤

来源“方剂学”

由茯苓9克、白芍9克、白术6克、生姜9克、制附子9克组成。

功能温阳利水。

适应症水肿属脾肾阳虚、水湿内阻型。

该方剂以附子温脾肾阳,白术、茯苓、生姜健脾利湿,白芍滋阴利湿,药物以温阳利湿。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改善心肾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不同温度分三次服。

防旧石皮散

来源“方剂学”

它由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牛蒡子、附子、茯苓、干姜各6克,甘草3克组成。

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作用。

主治:阳虚水肿。

该方剂由附子、干姜、甘草、厚朴、木香、草果、白术、茯苓、木瓜组成,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皮散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