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梗阻怎么诊治?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也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严重的急性胆囊炎、复发性慢性胆囊炎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都需要胆囊切除术。医学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是,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都不会把胆囊切除术当成一个简单的小手术。长期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胆囊切除术对身体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胆汁排泄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调节胆道内压力以适应人的饮食习惯的功能。正常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通过胆囊管储存在胆囊中,浓缩约10倍。进食后胆囊收缩,大量胆汁排入胆道,以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内的压力主要靠肝细胞的分泌压力维持,使奥狄氏括约肌长时间开放,胆汁不断进入肠道。消化期胆汁量相对不足,非消化期注入胆道的胆汁不能发挥作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影响。如果脂肪吃多了一点,由于胆囊丧失,胆汁相对不足,就会导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可导致胃黏膜炎症改变;胆汁性腹泻是由于肠腔内胆酸浓度升高所致;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胆管内压持续处于高水平,胆汁可能回流到胰管,从而导致胆源性胰腺炎。但是这三种情况的概率都不大。一般来说,胆囊切除术不会给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带来太大的障碍。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1)肺部感染
主要涉及手术创伤和全身麻醉。术后要帮助病人翻身,拍拍背,鼓励咳嗽、咳痰。
(2)黄疸
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胆总管继发结石或手术操作导致胆囊内小结石挤入胆总管;②与药物、输血、溶血有关;③可能有胆管损伤。
(3)胆瘘
常见原因为副肝管、肝总管或胆总管损伤,或胆囊管残端结扎线滑脱。一旦诊断明确,就要及时处理。
胆囊切除术后,确实对身体有一些不利,术后恢复很重要。除了注意休息,控制饮食也是必要的。主要原因是胆汁排泄功能较术前发生了变化。胆囊切除术后近期,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饮食宜清淡,以少油、高蛋白(不吃蛋黄)、高热量为原则。可以少吃多餐,特别是不要一次吃太多动物脂肪类食物,比如肥肉、猪蹄等。3 ~ 6个月后,可以逐渐在饮食中多次添加少量脂肪,以不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等消化不良为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脂肪类食物就不会有什么反应了。另外,正常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是绝对必要的。
虽然胆囊切除术对人体有很多影响,但是如果有胆囊切除术的指征,我们主张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手术。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相信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从而将手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胆石
胆囊炎常伴有胆结石,胆结石会堵塞胆囊管,引起炎症。
胆石症是胆汁中无机盐等杂质沉淀形成的小固体物质,沉积在胆囊、肝内和肝外胆管中,常导致胆管某一部分梗阻,引起疼痛。
营养来源
胆石症的病因仍不十分确切。目前已知与它有关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饮食和营养。
1,长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特别是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蛋黄等,会导致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的增加,容易产生胆结石。此外,长期高脂饮食容易使人肥胖,再加上运动不佳,导致胆囊肌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2.长期低脂饮食。低脂饮食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胆汁不足和营养不良,还会引起胆结石。
3、爱吃甜食或过量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米和面粉会加速胆固醇的堆积,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的不平衡。糖分过多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增加结石的风险。
4.长期饮酒。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使胆汁排空受阻、淤积,也是胆结石的诱因之一。
5、饮食习惯不合理。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结石。因为没有吃早餐,空腹时间长,胆汁分泌减少,容易在胆囊内沉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胆结石。
6.喝水太少。少喝水会导致血液黏稠,胆汁粘稠,时间长了会产生胆结石。
主要症状
1,“无症状”胆结石(安静型结石):无症状是指没有胆绞痛,几乎无症状,甚至终身不被发现。有时只有轻微的腹胀、隐痛、不适、嗳气等。,而且吃油腻食物后症状更明显,容易被当成“肝炎”“胃炎”。右上腹查体,轻度压痛,无肌张力,胆囊积水时可触及。
2、胆绞痛:右上腹剧烈绞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有恶心呕吐。是结石嵌顿引起的,有时因体位改变症状消失。否则会出现继发感染、化脓、黄疸、穿孔以及发热、腹膜炎、休克等症状。胆囊绞痛多发生在饱餐后或吃油腻食物后,少数患者在夜间发生。
3、黄疸:结石落入胆总管或嵌在胆囊颈部的结石压迫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女性易患胆结石的原因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20至25岁的年龄组。胆结石的另一个特点是“女人比男人重要”。据统计,女性胆结石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到4倍。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有:
1,偏爱安静少动。很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在家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久而久之,他们胆囊肌肉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导致胆汁淤积和胆固醇结晶,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体质肥胖。很多女性平时喜欢吃高脂肪、高糖分、高胆固醇的饮料或零食。这种爱好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的发病率要高5倍。
3.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不吃早餐的恐怕比吃早餐的多。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胆汁浓度,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以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隔夜储存的胆汁粘度,降低胆结石风险。
4.多胎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发生紊乱,导致平滑肌收缩无力,胆汁滞留在胆囊内。另外,孕期血液中的胆固醇比较高,容易沉淀,胆结石的概率大大增加。
饮食调节
食疗的目的是抑制结石的形成,减轻结石梗阻带来的痛苦。饮食疗法的原则是:
1,热量供给应满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过量,一般为1500 ~ 2400大卡。
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来缓解疼痛。手术前后饮食中的脂肪应控制在20克左右,随着病情的好转可稍加增加,以改善菜肴的色、香、味,刺激食欲。避免油腻,油炸,油炸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猪肉,羊肉,填鸭,肥鹅,黄油,糕点和奶油蛋糕。
3.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胆固醇代谢的障碍,防止结石的形成。
4.补充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弥补损失,维持氮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正常功能。蛋白质日供给量为80 ~ 100g,适宜食物为鱼、虾、瘦肉、兔肉、鸡肉、豆腐。
5.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选择富含钙、钾、铁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B以及脂溶性维生素也很重要。
6.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7.戒掉所有辛辣食物和辛辣调味品。
营养饮食
鸡胗粥
【配方】粳米100g,鸡内金6-10g,糖适量。
【制作】先将鸡内金洗净,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用文火煸炒至焦黄,研成细粉。然后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800毫升,用文火煮至米汤不稠。加入鸡内金和白糖一起煮。煮开后,待粥汤粘稠时停火。不宜久煮。
【用法】每日早晚餐服用两次。暖和的衣服比寒冷的衣服好。
【功效】补中,益胃,止痛,化石除石。
胆结石患者要吃核桃。
医学研究发现,食物中的粘蛋白与人体胆汁中的钙离子和游离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结石支架的晶核,从而形成胆结石。
核桃仁中有一种丙酮酸,能阻止粘蛋白与钙离子和未结合胆红素结合,使其溶解、褪色并排出体外。
因此,多吃核桃有利于胆石症的防治。平均每天吃四个大核桃或十几个小核桃,不间断,胆石症患者服用3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减轻。半年后可以恢复。胆结石患者不妨一试。
关于营养产品调理的建议:
■3次用量:奶蓟蒲公英片、卵磷脂、维生素B群。
■2倍用量:深海鱼油、维生素c。
北健奶蓟蒲公英片:能保护肝胆,调节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
变坚卵磷脂: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能乳化脂肪,防止结石沉积,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态,防止胆结石形成。
b族维生素:合成代谢和促进新陈代谢的酶。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解毒的作用,参与胆固醇的代谢。如果缺乏,就会导致胆结石。
边健深海鱼油:调节血脂,帮助消化脂肪,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结石的治疗和预防
卵磷脂胶囊,胆结石的“消化大军”:分解吸收胆固醇,液化胆汁中的胆固醇,预防和溶解胆结石。
胆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可以通过药物(溶石)、手术(排石)或饮食疗法(控制胆结石的形成)以及最新的超声波振动法来清除。
基本上,如果没有意识症状,对健康没有严重危害,不应该考虑手术,但如果出现并发症或严重情况。应该切除胆囊以免危及生命。
中国人吃的越来越好,这让胆结石很容易纠结而不自知。中国人要注意日常饮食,限制动物脂肪摄入,保持体重。更重要的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胆囊X线摄影是诊断胆结石最有用的方法。目前腹部超声检查是最常用且无痛的方法。利用声波的回声反射来判断是否有结石,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因为胆结石与体质和饮食密切相关,如果你有意识的是高危人群或者是西化饮食的爱好者。一旦出现症状,一定要警惕。胆结石的日常反应:自我检查日常生活方式是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请注意以下生活标准:
1.保持理想体重。
2.保持运动的习惯。
3.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避免长时间坐着工作。
6.避免太累。
7.不要穿收紧胸腹的紧身衣服。
8.如果有便秘症状,一定要积极治疗。
胆结石的饮食疗法
1.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千万不要吃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多补充维生素K,如菠菜、菜花等,含量丰富。
4.禁食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土豆、红薯、豆类、洋葱、萝卜、软饮料,以及酸性果汁、咖啡、可可等。
5.牛奶仅限于脱脂牛奶。
6.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
7.烹饪食物少用煎、炸,多用煮、炖、蒸。
8.高脂肪含量的禁食汤和蛋黄酱。
9.口味尽量清淡,调料适中。
10.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含糖量高的食物。
======================
口服药物和溶石治疗胆囊结石
1937年,Newurdge首次成功口服混合胆汁酸。
2例胆结石患者的治疗开创了口服药物溶出的先河。
这种疗法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1年等。
已经发现口服鹅去氧胆酸(CDCA)可以减少胆石症患者的胆汁。
胆固醇的饱和度。后来,Sugata发现了熊去氧胆酸(UD2
CA)的溶石效果不亚于CDCA,而且副作用小,因为
它很快在全世界得到应用。1979年,贝尔和多兰用的是薄荷。
酒精、薄荷酮等环状单膏混合物用于治疗CS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后,许多国家对其溶石机理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单独服用CDCA的临床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CA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肝胆酸具有肝毒性,应长期服用。
3 %CDCA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潜在的脂质代谢改变(3)。
目前,口服溶石治疗并不理想,因为口服溶石疗程长,
成本高,疗效不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各种毒性反应
复发率高。
3.注射药物溶解结石进行治疗
早在1891,沃克就用乙醚溶解人体内的结石,但却是由
当乙醚的沸点低于体温时,进入人体后汽化,产生高压对病人进行治疗。
腹痛严重的患者不被广泛接受。近年来,由于成像技术在
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经皮胆囊胆管导管置入术变得更加可行。
对结石的定性和定位更加准确,为注射药物溶解结石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根据胆结石的不同类型,注射药物溶解胆结石的治疗方法可分为
用于:
1979中的溶石霍夫曼群治疗(1)胆固醇结石。
单辛酯(Mo)是一种良好的胆固醇溶解剂,可以溶解胆固醇。
度数为12g/ 100ml,为半合成植物油。
它被分解成甘油和辛酸。动物实验表明,后者的毒性是局部的。
刺激可引起胆囊、胆管和胃肠粘膜的轻度或重度炎症。
粘膜溃疡等。(4).1980 Mayo等人首次将Mo应用于人体溶解。
胆结石治疗成功后,许多胆结石研究者深入其中。
临床结果表明,莫的治疗经验是:必须是CS,没有
钙化,胆管内胆汁要尽可能排尽,药物循环灌注要加大搅拌;但是疗效呢
这是常见的,并有并发症。
(2)胆色素结石的溶石治疗由于胆色素结石具有聚
的结构特点,散装复杂,没有良好的溶解剂,这是用于临床和
大多数实验研究是钙离子络合剂,其中乙二胺四乙酸钠(Na
六偏磷酸钠(Na-HM P)和D-柠檬酸钠。
-L、近年来胆石症治疗无新报道,前景有待观察。
在新溶剂的发现中,它需要能够溶解各种性质的结石,而没有重大副作用。
功能。
4.中医药治疗胆结石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胆结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药治疗
胆结石主要由疏肝利胆、溶石、行气止痛组成。王玲(5)领养的。
胆囊炎、胆结石采用内外兼治,方剂为柴胡、虎杖、凌薇。
仙、枳壳、鸡内金各15g,郁金、大黄、厚朴各9g,金钱草、芦根。
每根30g,每天1剂量,每严重一天2剂量。结果98例中治愈28例。
=====================
胆结石的治疗
以右上腹不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胆石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增加。由于结石形成和存在的部位不同,常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这些部位的结石常与胆道感染并存,互为因果。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重要的是通过临床诊断和体格检查全面了解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确定胆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治疗胆石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即切除病变的胆囊,取出结石。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即中西医对症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溶石。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
手术治疗是治疗胆石症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当胆石症患者出现严重梗阻、感染并黄疸、中毒性休克及肝脏并发症,或胆道梗阻、感染长期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部分患者胆囊结石较大,症状频繁,或因结石反复感染胆管,怀疑有肝损害时,治疗原则是尽快取出结石,切除病变胆囊。
非手术疗法有很多,如中药、针灸、口服溶石药物、体外冲击波碎石等。用金钱草、茵陈、大黄、耳针组成的碎石汤刺激胆汁分泌,调节胆道的收缩和收缩,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排石效果,但这种方法不能使大部分患者摆脱排石。如果排石量大而硬,就很难排出。胆囊中的结石是由于细长的胆囊管引起的。取石效果不理想,所以临床医生认为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 cm,胆囊结石直径大于0.5 cm,一般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深入研究服药溶石的治疗方法。国外有部分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达到溶解胆固醇胆结石的效果。所以这种药一度很出名。但从其效果的临床观察来看,服用周期长,副作用明显,有腹泻、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有效率仅为20%左右。因此,目前还缺乏理想的溶解胆结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