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
(一)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
在各种活动中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度依赖他人。你不能忽视自己的病情,也不要太紧张。家人要多关心多体贴。
(2)日常生活
减少激励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少去人多的地方。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尽快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合理休息,适量运动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式。
急性期和严重心力衰竭期间卧床休息。
心脏功能改善后,你可以做一些活动,如散步、气功、打太极拳等。,但一定要掌握好活动量,以免疲劳,避免过度运动。如果感到心慌、气短、心绞痛或心搏停止,立即停止并休息。
(3)饮食
饮食均衡,饮食规律,总量控制,饮水适量,晚餐宜清淡清淡。
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心力衰竭患者的每日钠摄入量
增加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浓茶和咖啡。
保持液体进出量大致平衡。通常每天进入体内的液体量应该在1000 ml左右,流出的液体量略大于流入的液体量。液体的量不仅是水,还有粥、牛奶、果汁、饮料等等。
(4)药物治疗
严格按照医嘱坚持用药,不要自行更换或停用药物,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用药期间定期随访,帮助调整剂量,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写下服药的感受,请医生及时帮你调整。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心室收缩不协调的患者,应遵医嘱接受CRT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能有效地帮助心脏提供足够的力量向全身泵血,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使心脏逐渐恢复正常大小,实现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减轻或避免心力衰竭的恶化。
(5)审查
定期抽血,查钾、钠、尿素氮、肌酐等。,努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体检,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
安装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CRT(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就诊,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监测
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的变化,如有异常尽快就诊。
注意观察症状是否有改善,并及时反馈。
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或CRT-D(心脏再同步除颤器)患者可以通过监测功能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