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外敷的功效及方法
你见过白芥子吗?这是一种中草药。但是有治病保健的功能。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你知道白芥子外用能有什么效果吗?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白芥子的用法和功效,让你更了解。
白芥子在中草药中属于温化寒痰的药物范畴。根据现代药理分析,白芥子能抑制某些皮肤真菌。用它外敷会刺激局部皮肤发红充血,长期敷会使皮肤起泡。因此,白芥子可外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方法是将白芥子等中药磨碎,与生姜汁调成糊状,再进行精细加工。三伏天,分别敷在六个病人的肺、心、脾、风门、大椽、肾。白芥子可有祛痰作用,对止咳平喘有好处。对咳嗽、鼻炎等问题有调理作用,可外用治疗。
取白芥子适量,晒干,研成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药温40℃左右时,均匀涂抹在患病关节及其周围,超出患病部位2~4 cm。药膏厚度约为1 cm。1小时后,取出药膏用温水洗净皮肤,每3天1次,老人1次,可连续使用3次。
白芥子味辛温,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有些患者涂抹后会感到局部发痒,但停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适应症:慢性关节痛,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白芥子可以治疗关节痛,改善疼痛的情况,还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白芥子外敷的方法和效果都给大家介绍过相关内容。其实白芥子的好处有很多,大家应该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使用。白芥子可以外敷,可以改善治疗气管炎、咳嗽、咳痰的情况,还可以治疗关节疼痛。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