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有哪些消肿方法?
人体受伤后,经络不通,气血瘀滞。轻者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重者症状可能为内脏功能障碍。综合治疗除了适当内服外敷中药外,还可以结合运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三种训练形式:局部练习、全身练习和器械练习。正常情况下,经络通畅,气血在人体全身循环,无止境。人体受伤,经络不通,气血就会停滞。轻者为局部肿痛,重者可能为脏腑功能失调、脏腑经络、气血筋骨疾病。中医可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消肿、补益肝肾的方法。例如川芎、土鳖虫、当归、黄芪、白术、泽兰、泽泻等。煎服,将桂枝、桑枝、伸筋草、透骨草、苏木、海桐皮、油松等中药煎煮后局部外用熏洗,再使用外敷中药。通过综合治疗,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配合杂技,古人称之为引导,通过肢体运动来防治一些创伤性疾病,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杂技有三种形式:局部锻炼、全身锻炼和器械锻炼。局部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进行肢体的自主活动,以尽快恢复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全身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会进行全身运动,促进气血畅通,经络通畅,脏腑功能恢复。这样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弥补方剂的不足。有器械的运动主要是加强患肢的力量,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一般常用的有蹬车、拉滑轮、健身球、握把等。运动疗法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养关节经络、促进骨折尽快愈合、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因损伤后瘀血阻络,出现疼痛肿胀。因此,局部运动和全身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关节经络损伤后期,局部气血不充盈,筋脉得不到滋养,出现疼痛麻木。练了以后,气血畅通,瘀血祛新生,筋脉放松,关节顺畅,你就可以舒展自如,屈曲自如了。促进骨折尽快愈合。运动可以祛瘀生新,改善气血循环,有利于骨骼营养,所以可以促进骨折尽快愈合。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骨折或损伤后,患肢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时间长了会出现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通过杂技活动,可以疏通气血,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有利于功能恢复。局部受伤会导致气血虚弱,脏腑失调,从而引起寒湿。通过运动,不仅可以调整身体,气血充盈,肝血肾精旺盛,筋骨强健,有利于伤病的康复,还可以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使身体机能得到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