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中四气五味七情的“七情”是什么意思?
这里所说的七情,并不是病因学中所说的喜、怒、忧、思、悲、惧、惊七情,而是药物之间的七情。“七情和合”是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古人通过实践认识到,各种药物和药性,经过协调后,往往会产生复杂的变化,有的可以增强药效,有的反而会降低药效,有的甚至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因此提出七情配伍,这是用药时必须了解的重要规律。七情是指单向、互需、互吸、互惧、互恶、对立、互杀七种兼容关系。1.任何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而独立发挥作用的药物称为“单线”,如沈度汤。2.应用两种功能相同的药物来增强疗效,称为“徐翔”。若玄参与麦冬合用,可增强滋阴清肺的功效。3.两种不同药物的应用,相互促进,增强疗效,称为“造相”。比如大黄配黄连,清热泻火效果更好。4.当两种药物合用时,如果一种药物遇到另一种药物,其作用就会受到抑制,然后其药效或毒性就会降低或消除,这就是所谓的“相互恐惧”。比如葛根可以让米酒变得烈性。5.当两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物的疗效,这就是所谓的“相恶”,如干姜讨厌黄连,因为黄连可以带走温中散寒的功效。6.两种药物合用时,会发生严重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称为“相反”。比如半复和抗川乌,一个是温的,一个是干的,两者都有毒,一起用必然会增强毒性,容易产生副作用。7.凡是能消除另一种药物毒性反应的药物,都称为“相杀”。比如蟹壳可以杀漆毒,杏仁可以杀硫磺毒。这就是古人所谓“七情和合”的大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