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治疗概述

诊所:外科和矫形外科

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0-100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和阿司匹林片剂

治疗费用:根据医院不同,收费标准不同,市内三甲医院大概在(500-2000元)

创伤性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1)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矫正畸形,防止关节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是骨折移位和关节软骨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所以晚期畸形可由正常愈合后的异常愈合或发育障碍引起,所以要熟悉那些容易出现异常愈合的骨折部位及其移位方法。如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内移引起髋内翻畸形;胫骨平台骨折,导致膝内翻(外翻)畸形等。这些常见部位的共同特点是关节附近,但并不是所有关节附近的骨折都容易出现畸形愈合、晚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骨折的愈合过程不仅取决于局部条件,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人为的干扰。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保证骨折愈合的正常进程,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各种畸形必须及早矫正,特别是在骨折的治疗中,应更多地考虑未来的后果和功能影响,尽量减少旋转位移和角位移。任何进入关节的骨折或脱位都应尽可能进行解剖复位,以预防或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②药物治疗:用药物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镇痛药物有很多,但阿司匹林比较安全,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并且在实验条件下发现阿司匹林可以防止家兔的退变。一般适量为宜。此外,缓解疼痛的药物还有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羟考酮)和双氯芬酸(扶他林),对缓解症状有特效。近年来有报道称,长期使用镇痛药可加重关节炎的病变,故不宜长期服用,仅在关节症状发作时服用,症状缓解时应停药。皮质类固醇应禁止用于治疗关节炎,因为皮质类固醇可抑制关节软骨中蛋白聚糖的合成。

③理疗:人体组织在物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组胺、类组胺、乙酰胆碱、温度、离子浓度的物理变化。对人体机能起调节作用,发生生物和化学的变化,在局部组织引起生理效应,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A.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是一种恒定的电流,将直流电作用于身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体内各种离子发生运动,由于离子运动方向的不同,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细胞通透性和兴奋性的一系列变化。由于毛细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改善了血液供应和营养,加快了代谢产物的排泄,提高了组织细胞的生存能力,有利于促进渗出性炎症的消散和吸收,促进骨骼的旺盛生长。

B.红外线疗法:来自太阳光谱中波长为760 nm ~ 400 yd的那部分不可见的射线,用于治疗疾病,主要由热光源产生。由于热的作用,可使组织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和组织细胞活力,加速炎症产物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松弛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或血管痉挛。

C.超声波疗法: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周/秒的机械振动波,不能引起正常人的听觉反应。通过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和温热作用,引起细胞波动,显示出对微循环的按摩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对组织营养和物质代谢有良好的作用,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D.磁疗: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身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和电紧密相连,一切生命现象,如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运动和大脑活动都与体内电子的传递或离子的运动有关。磁场或电场会影响离子或电子的传输。

运动方向和速度,所以磁场可以引起生物电的质和量的变化。当磁场作用于人体时,还能在人体内产生微电流,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

(2)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关节镜、截骨、关节融合、关节置换。这些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为中晚期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设计的,目的是消除关节疼痛,减轻炎症,改变关节负荷线,延缓病情进展,延缓关节融合或关节置换的时间。如关节镜检查和截骨术。另一种是关节置换术,主要针对晚期、疼痛剧烈、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目的是消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主要是进行关节融合和关节置换。

①关节清创术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边缘骨刺明显,但关节承重面仍较完整的病例。

②截骨术适用于膝内翻、外翻明显,骨折成角畸形愈合明显的患者。截骨可以降低骨内压力,矫正重力线,使相对完整的关节面承受更多的重量负荷。

③闭孔神经切断术适用于髋关节疼痛,但关节面损伤较小。由于髋关节由闭孔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支配,内收肌由闭孔神经和股神经支配,所以闭孔神经切除不会使髋关节完全失控,内收肌也不会完全麻痹,关节疼痛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④关节融合术适用于单下肢负重关节,损伤严重,年龄小,需要从事行走或站立工作的患者。

⑤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疼痛严重、关节损伤的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效果可靠。如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可引起髋臼底骨折或股骨头软骨骨折,破坏髋关节的完整性,愈合后形成创伤性关节炎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果不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肯定会造成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2)综合治理: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如何利用针灸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的某个部位,激发经络之气,调整机体功能,或穿刺瘀血,使机体恢复健康的一种措施。艾灸是用艾绒等各种药材对体表的某些部位进行灼烧和熏蒸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魂枢功》说:“一针不做的事。艾灸适宜,“虚证用来补,实证用来泻。“热证宜浅,针刺宜快,寒证宜留针,阳虚宜艾灸,络瘀宜泻血,使经络系统产生强烈反应,既能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又能益肾养血,强筋健骨。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加速体液、血液、淋巴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引起组织功能的一些变化,使症状逐渐消失。这种疗法是用来消肿止痛,加速患关节的代偿和修复。临床应用有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两种方法。根据寒热之虚,可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②按摩疗法:取下肢俯卧位,暴露四肢,用药膏或肌肉松弛药按摩。可以用提揉手法,从肢体近端到远端,反复几次,由轻到重,直到患者感到酸痛为止。然后根据肢体的不同部位,用指尖按压穴位,如下肢跳、承府、足三里、承山等穴位。然后做患肢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最后用搓挑法在患肢上绕几圈结束。

③外治法:

A.外敷药:膏药是外敷药中一种独特的传统剂型,其作用是其药理作用和物理作用的结合。它在室温下很硬,但加热后会变软变粘。可贴于患处固定患处位置,也可沿经络贴于重要穴位,既能消肿化瘀,又能通络止痛,使用方便,疗效持久。常用的传统药膏有很多,如镇江膏、东方活血膏等。

B.热敷疗法:比如热敷,选用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一方面用热温经络,调和气血;另一方面通过药物,达到散瘀止痛,活络关节的目的。

c熏洗疗法:活血止痛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验方)。当归尾、红花、苏木、白芷、姜黄、威灵仙、羌活、五加皮、海桐皮、牛膝、川楝子、茯苓等。15克,乳香6克,胡椒9克,透骨草30克。用汤剂熏洗患处,每天两次,每次40分钟。本方具有疏通关节筋络,疏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关节僵硬、疼痛、麻木者。

(2)预后

在疾病的晚期,可能会出现骨塌陷和软骨下硬化。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消失,膝关节因骨硬化半脱位,下肢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其病程也较长。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①血凝型受损骨

主要症状为骨骺疼痛,剧烈疼痛,类似针刺,固定,运动加剧,功能受限,气虚自汗,舌暗或有瘀斑,脉紧。

主要症状分析《杂病源流·犀烛》中说:“骤郁则气震,气因郁结而凝于一处。气会运血,血会随着气四处流动。气凝则血凝,夫气滞血瘀则肿痛,一切皆变。”因暴力、抽搐、闪控,或慢性劳损,损伤筋骨,致血瘀气滞,若失败则痛,故骨骺疼痛,疼痛剧烈,刺痛局限;伤后血伤气耗,气少,自汗,瘀血停滞,舌有瘀斑,脉紧。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治疗方法。

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和地龙。

加减:若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下肢麻木,土鳖虫、乌梢蛇、蜈蚣等。可加入搜风通络;若肌腱紧张僵硬,可加五加皮、伸筋草;肢体沉重者,加苍术、薏苡仁、防己祛湿。

②肝肾亏虚型

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没完没了,夜重昼轻,脸上无光。偏阴虚者,常伴心烦失眠,口干咽燥,手脚发热,舌质红,苔少,脉细。偏阳虚者,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手脚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

主要症状分析: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强健,关节通畅,动作灵活。肾虚则精髓不足,脉络失和,骨骼失养,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温,手脚不温,面色苍白;阳弱阴寒,尿清利;其舌质淡,脉弱,属阳虚外证。阴虚产生内热,所以现在是咽干烦热的证候。

治肾健骨,行气活血。

方剂固肾健步汤。熟地黄、狗脊、川牛膝、木瓜、制马钱子、当归、白芍、元胡醋和甘草。加减: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加入《寒胜痛》剧;除去熟地黄,加入白术和薏苡仁;风胜以青藤碱、独活明显;加热白花蛇舌草和败酱草;久病者加蜈蚣、全蝎;气虚加黄芪;肾阳虚者加淫羊藿、杜仲。

③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类型。

主要症状为寒湿史,腰膝冷痛,局部沉重,自觉畏寒,体温下降,阴雨天气加剧时关节活动受限,舌淡红,苔白滑,脉缓。

主要症状分析:经常在雨中涉水,或长时间呆在潮湿的地方,导致寒湿凝滞,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疾病。若寒邪重于湿邪,则腰膝冷痛明显;湿邪比寒邪更重要。天气多雨时,寒湿更盛,所以疼痛加重;内抗寒湿,淫荡筋骨,则沉困;寒湿停止,阳气受抑时,舌苔白滑,其脉象表现为寒邪过盛,而其脉象缓则为湿邪过盛之象。

治疗方法是祛寒湿,温经活络。

加味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阿莎丽、当归、芍药、川芎、生地、牛膝、人参、茯苓、桂皮和甘草。加减:对于受寒邪压迫者,加附子祛寒;湿盛者,去地黄,加白术、薏苡仁祛湿;如果关节变形,四肢着急,加白花蛇、乌梢蛇,舒筋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