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车迟称王的原型是历史上的哪个皇帝?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游记》是一部尊佛不同于道教的小说。《西游记》中,佛教被高举,道教却被忽视甚至践踏。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可能与作者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
吴承恩主要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郑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在这个时期,明朝最高统治者嘉靖皇帝和他的儿子隆庆,明朝穆宗,都是非常虔诚的道教信徒。就连明朝世宗嘉靖皇帝也给自己起了万寿帝的名号。
明朝嘉靖皇帝放荡,爱美。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皇帝搜罗选拔的宫女多达上千人。因为性生活太多,嘉靖越来越瘦。不过,嘉靖皇帝“万寿皇帝”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既然他是皇帝,身后总会有一两个人为他炼制灵丹妙药,也就是说嘉靖最宠信的两个道士就是邵和陶了。
这两个道士的主要任务是为世人祈福,实际上却是为皇帝炼制丹药,而炼制得最多的丹药就是供皇帝娱乐的房间中药。嘉靖皇帝拿着道士为他炼制的“房间中药”,给宫女们一顿残忍的“发泄”。无数宫女被折磨致死。惨不忍睹的宫女们再也忍无可忍,开始反抗。他们团结在杨等人的周围,差点在嘉靖皇帝熟睡时掐死他。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的仁阴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历史上称为仁阴宫变。
仁阴宫之变后,嘉靖帝变本加厉,封道士邵为太史公,并赐官服。陶闻仲进入了礼部的历史,给了他特殊的保障和优厚的薪水。嘉靖皇帝奖励道士长生不老,纵欲无度。道士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朝成为道士的天下。
因为皇帝的信仰,这些道士平日里也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民众对道士和信道士的昏君早就愤恨沸腾。
在小说中,车齐国王和嘉庆皇帝的处境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合吴承恩所处的当代生活背景和《西游记》的写作风格,车虢王的原型很可能是嘉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