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服用健胃中药有利于其药效的发挥

摘要:如何服用健胃药?如何服用中药健胃药有利于其药效的发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中药的疗效,去药店买药总是推荐中成药。但中医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防病治病,否则可能会影响健康。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中药怎么吃最有效最正规。如何服用健胃药如何服用健胃药的中药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怎么吃健胃药?

吃药,如何掌握吃药的最佳时间,才能增强药物对身体的疗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理专家研究表明,人体激素分泌和酶活性呈周期性变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和排泄也有昼夜节律变化。那么如何掌握服药的最佳时间,才能增强药物对身体的疗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生物钟”非常准时。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取决于人体的生物钟和药物本身的作用。比如早上服用洋地黄,对心脏病的效果最好;关节炎患者早上七点吃消炎药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如果睡前再加一片效果会更好。早上服用阿司匹林和磺胺类药物非常有效。

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剂量由一日三次改为早上八时一次,基本不干扰肾上腺皮质分泌节律,副作用小;每天早上8点服用一次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对垂体前叶的反馈更少,不良反应更少。早上服用赛庚啶可维持抗组胺作用17小时,而晚上服用只能维持6 ~ 8小时。

贫血患者晚上补铁,比早上补铁疗效可提高一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傍晚最高,早晨最低,所以服用胍乙啶降压药时,早晨剂量要小,晚上加大;下午5 ~ 6点用前列腺素E2引产效果最好,所以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素最敏感。稳定剂氯化钾和氮气最好在晚上服用,此时药效持续时间比早上服用长10倍。

健胃药应在空腹饭前10分钟服用,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抗精神病药物应在晚上睡觉前或早上空腹时服用;最好在饭后一小时服用胃舒平、氢氧化铝等抗酸剂。

扑尔敏是抗过敏药,晚上用量可以稍大;哮喘患者往往在凌晨发病,因为支气管对体内乙酰胆碱和组胺产生反应引起痉挛的敏感时间在12pm ~凌晨2点之间,所以睡前给予小剂量氨茶碱或二氟氨栓可缓解和预防哮喘发作。

补肾中药,淡盐水送服。

但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盐性寒,能清火、凉血、解毒、除口臭。因其味咸,可引药入肾,故可作药引。一些补肾的中药和中成药可以淡盐水服用,但也有很多讲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补肾阴的作用,常用于肾阴不足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症。用淡盐水冲服,可以使六味地黄丸发挥更好的作用。其他应淡盐水冲服的中成药有大补阴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白质地黄丸、申思丸等。大多是治疗肾虚的中成药。

需要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见于宋代《小儿医学证治诀》。最初的药方不是淡盐水服用,后来逐渐开始使用。古人对苦咸水的解释没有量化的指标,仅凭口感,即在水中加入一点盐,感觉到嘴里有咸味,就认为是苦咸水。按照生理盐水(0.9%)的标准,在家里,白开水加盐就可以了。一般取1g盐,加入100ml温开水,搅拌溶解。

大多数人每天只需要摄入6克盐。长期吃盐过多,容易伤血管,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建议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在服用前,先咨询医生是否可以用淡盐水冲服这些补肾中成药,必要时减少饮食中的盐含量。

有些汤是用姜煮的。

能止呕,解毒,调味,入药。

中医开汤剂时,有时会告诉患者煎药时放几片生姜。这样可以起到调节药物口感,解毒的作用。

生姜味辛温,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呕、止咳、解除鱼蟹毒性和药物毒性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胃寒呕吐,被誉为“家中呕吐圣药”。临床上可用麻黄、桂枝、羌活治疗风寒感冒,或用半夏、竹茹减轻不良反应,止呕。由于生姜有特殊的香味,能调节药味,有解毒的作用,所以在使用生半夏、天南星等毒性较强的药物时加入生姜,可减轻其毒性;乳香、没药等药力较强,有些中药特别苦或口感差,很难服用,甚至有患者拒绝服用而呕吐。加入适量的生姜可以预防和缓解它们。此外,生姜还能使药效迅速发挥,常被用作药物引子。

生姜的用法一般是切3~5片(约6 ~ 9g)放入药锅中一起煎,再煎其他片。但平时容易兴奋、脸红或高血压的患者,以及患有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失眠者慎用。

米汤是良药。

护胃气、益气健脾、减毒

很多药物服用时需要喝点水,有利于吸收。但有些中药用米汤作为引药送服,效果更好。

清热解毒、泻火的中药,如金银花、黄连、黄芩、大黄;或者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花双口服液、清肺抑火丸,都是苦寒药,性寒。长期服用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适合服用米汤。

中医认为,温米汤味甘、性平,有益气养阴、润燥的作用。

用米汤当药引药,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护胃:米汤能覆盖胃黏膜,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不影响药物疗效。

2、降低毒性:米汤可以减轻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或减弱其毒性,降低毒副作用。

3、减少苦味:米汤味甘,盖舌,可降低舌头对药物苦味的敏感性,减少苦味。

4、助汗、益气健脾:服用麻黄汤、桂枝汤、感冒颗粒等药物时。外感发热时,喝热米汤可以帮助发汗,保护胃气,对身体的恢复非常有利。米汤还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吃健脾利湿滋补的中成药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可以用小米汤配香连丸,大米汤配八珍丸,白子养心丸,人参健脾丸等。

现代医学认为,米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在生病时补充体力,帮助恢复。但建议糖尿病患者咨询医生,避免血糖波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米汤吃药的时候,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温热的米汤比较合适(出汗的时候可以稍微热一点)。尽量选择没有米粒的厚的部分。煮米汤时注意不要放碱,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

有些中药和茶一起吃。

很多人都知道喝茶会降低药效,尤其是中药。但是有些中药如果用茶叶冲服会更有效。

1,清热降火:如金银花、夏枯草等。这些药物可以加入茶叶中饮用,具有清热降火、解毒的作用。注意不要喝太多的茶。

2、滋阴润燥:如枸杞子。龙井、碧螺春等绿茶有吸附作用,可能会降低枸杞的药效。而热体质的人,如果干嚼15~40粒枸杞后喝乌龙茶,能更好地滋阴润燥,呵护肺肾。

3、风:如苍耳。苍耳子、辛夷、薄荷叶、白芷等祛风、通鼻、止头痛的中草药,可与淡茶混合,缓解过敏性鼻炎。

4、活血止痛:如川芎。由防风、川芎、白芷组成的方剂,应配以淡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感冒、头痛、头晕、鼻塞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调剂的茶叶应该是用文火烘焙的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或者一些高山茶。喝茶的时候也要遵医嘱,减少茶的浓度和用量。

虽然有些中药可以冲茶服用,但用法用量还是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还是要用温开水冲服。大部分滋补、富铁的中药不宜与茶同服,否则可能影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