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中的半夏是什么意思?
它是汉代的计量单位。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
纵观含半夏的41方,半夏的用量为“半升”、“二半”、“二十铢”、“四盎司”、“一升”、“二升”。其中“半升”的剂量最常用,有24片* * *,所以“半升”是仲景半夏的常规剂量,其他剂量以加减为主。“升”和“和”是汉代的容量单位。“几千两百的小米都是真的,它们的组合就是一个组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迎”(《班固汉书·律录》),所以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铢”、“两”、“斤”是汉代的重量单位。“千两小米重十二铢,二为二,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实录》),所以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么半夏的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怎么换算呢?仲景在《柴胡加芒硝汤》中表明,柴胡加芒硝汤由1/3份小柴胡汤加22粒芒硝组成,其中方中半夏的用量为“20铢”,小柴胡汤为“半升”,所以“半升”半夏的重量为“20铢× 20铢”。
那么现在汉代的一二结合是多少克呢?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柯的说法,并直接根据出土的东汉文物“广和大四弄铜拳”(现藏于中国博物馆),“一两等于15.625克”。据此,方中半夏的常规用量为“半升”,现为39.0625 g(即2.5两× 15.625g)。其他剂型是以加减法为基础,这样两个半即半升的重量约为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