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止泻最快?

一不小心吃错东西会拉肚子,那么什么药止泻最快?下面,我整理了吃什么药止泻最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什么药止泻最快?

肠道蠕动减弱

1.地芬诺酯(苯肾上腺素):能减弱肠道蠕动,延缓肠内容物通过,有利于肠道水分的吸收。65438+每次0-2片,每日2-4次。偶有口干、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头痛、易怒、失眠等。,大剂量可产生欣快感,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

2.洛哌丁胺(益盟亭):能对抗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延长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促进水、电解质和葡萄糖的吸收。止泻效果显著。一般第一次2片,之后每次1片,直到腹泻停止,每日总量不超过8片。皮疹、瘙痒、口干、腹胀、恶心、厌食、呕吐、头痛、头晕和乏力。严重中毒、感染性腹泻和严重肝损伤患者慎用。

3.匹维溴铵(甜品):选择性胃肠钙拮抗剂,可解除肠痉挛,恢复正常肠运动功能。每次50毫克,一天三次,每次1片。偶尔腹部不适。

什么药止泻最快?

收敛吸附剂

4.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加强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防止有害因素侵入肠道黏膜。粉:每袋3克,每次1袋,每日3次。联合用药,其他药物应在服用思密达前1小时服用;会引起轻度便秘。

5.药用炭: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用于食物中毒。成人65438+每次0.5-4.0g,一日三次。

可吸附抗生素等药物,其他药物需在服用药用炭前1小时服用。

微生态调节剂

6.丽珠常乐(回春):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补充有益菌,防止致病菌定植和入侵。胶囊:每粒胶囊含有5亿双歧杆菌。口服:每次1-2粒,早晚餐后各1次。无毒副作用,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

7.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的活菌制剂,辅以有益菌,防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胶囊,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无毒,无副作用,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

8.全肠:活地衣芽孢杆菌制剂。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胶囊:每粒0.25g,每粒含活菌2.5亿。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正常人对常规剂量和双倍剂量均可耐受,双倍剂量时可出现便秘。

9.丁酸菌制剂(陈美雅BM):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每片20 mg,一日三次,每次1-3片。对多种抗生素耐受性强,可与抗生素合用。

10.乳酸菌:乳酸菌的代谢产物,选择性抑制肠道致病菌。65438+每片0.2g,一日三次,每次1-2片。无毒副作用。

11.嗜酸乳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能抑制肠道致病菌;临床用于急慢性腹泻。胶囊:第1天服用2-4粒,第二天起每日2粒。粉:1日服用1-2袋,以后每天服用1袋。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吃什么药止泻最快三种:

抗生素

12.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适用于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剂量为0.5-1.0g,每日3-4次。疗程1-2周,过敏反应多为皮疹。用药前禁止青霉素皮试。偶尔胃肠反应和转氨酶升高。

13.头孢氨苄(先锋四):适用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感染。每次0.5-1.0g,每日4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皮疹、转氨酶和尿素氮升高。

14.诺氟沙星(诺氟沙星):适用于痢疾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0.2-0.4g,每日2-3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偶尔出现皮疹和转氨酶升高。

15.呋喃唑酮(呋喃唑酮):适用于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肠道感染。0.1g,每日4次。恶心、呕吐、厌食、多发性神经炎。

16.黄连素(小檗碱):用于志贺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肠道感染。能解除肠痉挛,恢复正常肠运动。0.1g-0.3g,一日三次。胃肠道反应、头晕、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物热。

吃什么药止泻最快四:

中药

葛根灵连片

中成药由葛根、黄芬、黄连、炙甘草组成。中成药的作用:解表清里,但以清里热证为主。虽专为表证、热毒入里、体热泄泻而设,但亦可用于表证、热泻。

藏连丸

中成药包括黄连、槐米、黄芩、地黄、槐米、地榆炭、赤芍、当归、荆芥、阿胶。中成药的作用:清肠止血,硫风燥湿。主治:痔疮,肠风便血,肛门灼热,痔疮出血,肿痛。

申思药丸

中成药包括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和大枣。中成药的作用:温肾健脾,强肠止泻。可用于脾虚寒性久泻、五更泄泻、腹痛、消化不良、四肢冰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卓丹·邓止泻酒

中成药包括五倍子、儿茶、鸡屎藤、白花蛇舌草、滑石、车前子、伏龙肝、莱菔子、陈皮、白术、党参。中成药的作用:涩肠止泻,消胀止痛,健脾和胃,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现代多用于单纯性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

香连丸

中成药由黄连(吴荣英制)和木香组成。中成药的作用:清湿热,行气止痛。可用于痢疾、腹痛、呕吐、急性腹泻、红白痢。凡有肠炎、菌痢者,可辨证使用。

十一救急丸

中成药由千金子、檀香、沉香、木香、广藿香、慈姑、木瓜、厚朴、茯苓、白芷和神曲组成。中成药的作用:祛暑散寒,升降浊,利水止泻,止痛。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霍乱等疾病。使用本方的基本适应症是头晕、发热、腹胀和疼痛、恶心和呕吐以及腹泻。现代医学多用于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症状的患者。

石祥暖脐膏

中成药由翻白草、山楂炭、白头翁、地榆炭和炭母组成。中成药的作用:暖腹散寒,行气止痛,温中止泻。适用于腹痛、腹泻、肢冷、疝气、腹胀、痈肿。还可用于下焦虚寒引起的带下。现代医学多用于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

消炎止痢丸

中成药由翻白草、山楂炭、白头翁、地榆炭和炭母组成。中成药的作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痢。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