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的量化描述这么模糊?
量化就是用数字和相应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事物。比如身高176CM,体重69KG,距离76KM,测试成绩99.5;
定性就是用与事物变化状态和程度相关的语言来表达事物。比如个子高,体重适中,距离不远,考试成绩好。
当然,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区别,有时候定性是可以量化的。如果身高168CM,体重69KG,不超重,距离300KM以上,测试成绩60分以上。
也就是说,事物‘定量’本身是不确定的。它在‘量化’这个模糊概念中的推论,大致接近于事物的‘量’?往往很难接近事物的‘理’。
看中医如何定性定量。比如胃痛,是胃寒还是胃热?中医可以利用阴阳来识别胃痛的寒热。
胃痛量化,确定胃寒后,中医以干姜等药物为主治疗时,干姜的用量是多少克?它是定量的。
西医只有胃疼的概念,也是这么吃胃疼药的,但是西医并没有根据胃疼的性质来确定治疗胃疼需要多少西药。但是中医明确提出了疾病的性质和定性的治疗措施,效果有时很明显,副作用也没有西医那么多。
治疗疾病中医一直用这个标准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比如肠痈,也就是现在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西医可以手术。但是中医直接确定阑尾炎阳性,然后用清热解毒排脓的中药治疗,效果很好。
现在有些人不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不了解中医辨证治疗的本质。单纯的量化衡量中医,真的是目光短浅。
了解和学习中医,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结合。确认和否定一个理论的存在,不是说一击就能达到目的吗?
量化对于中医来说是一个辩证的论点,因为病是活的,是变化的,坏的是一个阶段确定的,病转化为好的。对一个成熟的中医理论的固定看法,得不到任何关于认知的真理。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拖着一个看似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的人,往往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了解。
因为人家含糊啊!
谁能让你先不含糊?然后吃饭的时候可以数米粒,一粒也不能多,一粒也不能少!拿着尺子走路,多一毫米少一毫米都不对!早上醒来,不能多一秒,也不能少一秒!.....你做到了,我们来说说中医的模糊性!
中医的暧昧,恰恰是为了对付同样暧昧的你!
在生活中,这种暧昧随处可见。
队列很模糊。没有人按照尺子站在一条线后面。但是有随机修正。每个人都以一个中心为标准修正自己,结果是一条直线。
看国庆阅兵,了解训练过程,你就知道人是如何运用主观能动性来修正自己,形成既定的感觉,达到队伍的整齐划一。
所以,不是说中医模糊有什么不好,而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模糊。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认同人的模糊性,就会明白中医以医学的模糊性适应人的模糊性。
人的模糊性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此外,中医的模糊性是一个问题。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谁告诉你中医定量模糊的?哪个老师教你的?中医的量化不仅模糊,而且精准!只是你知道。中医依靠天文、地理、人事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三才之道,从术数理论推导而来。大则无之则太极,小则无穷,周而复始,就像太阳一直在西方升起落下,以后也是如此。它永远不会改变,秩序和真理永远不会改变。但是,改变并不容易,看似复杂,实则简单。~这条大道通向简,它通向简的大道!客观规律如此,但又岂是无知浅薄之辈所能想得通的?!不知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我想进中医的门,我是绝对不会有福气的。
你和诊断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是在做饭吗?一点油一点盐还能说什么?
你的问题中与所谓定量描述相关的内容是什么?中医的诊断标准是症状诊断,所以是基于症状的判断。到了你身上,就变成了量化。你吃什么定量的?如果呕吐,三升是呕吐,一克不是呕吐?
假装学中医但不知道怎么假装懂的就不要问这种无知的问题。让人发笑。
中医是经验医学,是靠经验积累的。这种体验来源于自然,自然本身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