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浆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的藤茎·《中医大辞典》·奶浆藤 2.1 奶浆藤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奶浆藤的用法用量 2.6 运用 2.7 化学成分 2.8 奶浆藤的药理作用 3 萝藦科植物萝藦的全草或根·《中医大辞典》·奶浆藤 3.1 奶浆藤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奶浆藤的药理作用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奶浆藤 1 拼音

nǎi jiāng téng

2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的藤茎·《中医大辞典》·奶浆藤

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滇南本草》记载的通光散之别名[1]。

2.1 奶浆藤的别名

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通关藤[2]。

2.2 来源及产地

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的藤茎[2]。分布云南、贵州等地[2]。

2.3 性味

苦,寒[2]。

2.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2]。

1.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2]。

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2]。

3.疔疮肿毒[2]。

4.近试用于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及淋巴网状细胞瘤等[2]。

2.5 奶浆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2.6 运用

通光散叶:鲜叶捣敷治疔疮肿毒[2]。

2.7 化学成分

藤茎含苦味甾体脂苷,其主要苷元为通光素(Tenacissigenin)及通光藤苷元(Tenacigenin)[2]。

2.8 药理作用

苦味甾体酯苷能对抗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痉挛,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2]。给麻醉犬静注,可见短暂的轻度降压[2]。总苷对小鼠有止咳作用,在体外能抑菌[2]。

3 萝藦科植物萝藦的全草或根·《中医大辞典》·奶浆藤

奶浆藤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萝藦之别名[1]。

3.1 奶浆藤的别名

白环藤、羊角菜、婆婆针线包、奶浆藤[3]。

3.2 来源及产地

萝藦科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的全草或根[3]。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3]。

3.3 性味

甘、辛,平[3]。

3.4 功能主治

补气益精,通乳消肿解毒[3]。

1.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3]。煎服:6~15g[3]。

2.治丹毒,疮肿,蛇、虫咬伤[3]。捣烂敷[3]。

3.5 奶浆藤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