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花止血散的中药成分

中医理论认为,痔疮是由于热逼血降,气滞所致。所以熏洗疗法的原理是通过热、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毫无疑问,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在于用于熏洗的中药方剂“参花止血散”的性质和成分。

中药“参花止血散”由刘寄奴、荆芥、蝉蜕、五倍子、苦参、红花、泽泻七味中药组成,用于凉血化瘀。它是专为中医痔疮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准备的。在熏洗治疗过程中借助热引导,可以充分发挥药性,保证其治疗效果。

刘性辛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本草舒舒》:“刘,苦能降,能通,血热,故能破血消肿。”

荆芥,解表祛风,消疮止血,多用于便血。《本草纲目》记载:“祛风热,消疮肿。强力治疗,黑眼睛,还有疮...血痢、崩、痔、漏。”

蝉蜕,甘寒,清热,轻飘,长于散风热。

五倍子具有燥湿敛疮、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便血、痔疮、湿疮、肿毒等。《本草求真》:“若熏外洗肌肤,可祛风除湿杀虫。”

苦参,性寒,属大肠经,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治湿热泄泻,肠风便血,湿毒疮毒。

红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本草》:“红花亦为破血、活血、调血之药。”

泽泻,性寒,能清热、清火、利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