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酷迪丁

(中医年鉴)

紫花地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和紫花地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的不同名称。

来源为罂粟科紫花地丁的全草。

植物形态学紫花地丁

多年生草本,15 ~ 30厘米高。茎从基部分枝,无毛。茎基生叶和下部叶长3.5 ~ 10 cm,有长柄;叶片轮廓椭圆形,长1.5 ~ 3.5厘米,3 ~ 4回羽状分裂,1的裂片2 ~ 3对,斜宽,轮廓椭圆形,柄细长或少柄,小裂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宽0.5 ~ 1.2毫米。总状花序长1 ~ 6.5厘米;叶状的苞片;萼片小,2,近三角形;花冠紫色,花瓣4或2列,外列2大花瓣,唇形,前1花瓣平,后1花瓣基部间隔,内列2小花瓣有爪,先端愈合;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线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65438±0.6厘米。四月开花。结果期为5-6月。

生于沟壑、溪涧、平原、丘陵草原或疏林。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

将夏季采集的全草收集,洗净,晒干,切成段。

药材为干燥皱缩的全草,长5 ~ 10 cm,叶具长柄;叶片3羽状深裂,裂片狭窄。叶腋有淡紫色花,或长方形扁荚,表面灰绿色,有数粒扁圆形黑色种子。它尝起来很苦。

化学成分含有10多种生物碱。从中得到四种不同的生物碱,分别为苦地丁、苦地丁、苦地丁、苦地丁(暂定名)。还含有香豆素内酯、甾体皂苷、酚类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

药理作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水提取物(1: 80)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作用。苦碟子注射液由全草制成,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可抑制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卡氏球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试管法);对葡萄球菌(金黄色和白色)、八球菌(琼脂平板打孔法)也有效。还培养了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1: 10苦碟子注射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株)艾可18、柯萨奇B1和腺病毒ⅲ型无抑制作用。4个凝血单位对流感病毒A-68-1株(1: 160)无抑制作用,但对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毒性很小。小鼠腹腔注射人剂量约120倍(8 ml/kg),未发现死亡。用10毫升/公斤,3/10死亡。给麻醉的猫、狗静脉注射苦丁茶注射液后,血压暂时下降,半分钟内恢复。用离体蛙心灌注可抑制心脏。

性味①辽宁常用中药材手册:“味苦,性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寒,味苦,毒性小。”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疗热病、高热易怒、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肝炎、肾炎、淋巴结核、腮腺炎、疔疮等化脓性感染。

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疖、淋巴结核。”

②河北中医手册:《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消炎解毒。治黄疸肝炎,高热烦躁。”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鲜1 ~ 2两);或者捣碎果汁。外用:捣固。

方药①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一两,水煎。(《河北中医手册》)

②痢疾的治疗:地锦草配白花蛇舌草、地榆,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③治疗手指感染初期,淋巴管炎(红疖)红肿热痛:紫花地丁、野菊花各一两。用水煎服。(《河北中医手册》)

④治疗疖子:将新鲜的米丁、葱白、生蜂蜜捣碎。(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湿热疮的治疗:地丁宜良、金银花宜良、蒲公英宜良、三钱大青叶。用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注射剂由绿色或黄绿色的苦地丁制成,每2 ml相当于2克生药。每次肌肉注射2 ~ 4 ml,患儿酌情减量,每日2次,或根据病情增减。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扁桃体炎、急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297例,其中治愈65438±084例(62.3%),有效70例(23.3%),无效43例(65438±04.4%)。

提醒您:此中草药苦碟子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