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秋散文中有哪些转折句?
这句话之前主要描述了黄山的奇景,总结了上面的,引出下面的“云海”。
《黄山秋游》作者简介: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18出生于香港。中学时,他就读于一所由尔兰人开办的学校。1935考入北平清华大学中文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加入中国* * *产党。65438年至0937年赴广东,在八路军办事处等部门从事军事工作和地下工作。1941年后,编辑了几本杂志。解放战争时期,我做过军事工作。解放后,历任广州军管会文艺部创作出版组组长、《南方日报》编委、《羊城晚报》编委、新华社福建分社代理社长。1954年秋,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任《文学学习》编委。1959后,任报编辑部副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出版局副局长,负责中外文辞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浮沉》、报告文学集《怨》、儿童文学作品《高士奇叔叔的故事》、文学评论集《苔花集》、《古今集》等。在这里,我还合作翻译了罗曼·罗兰的小说《战斗》。
《黄山秋游》原文:虽然我不是一个“名山好游”的旅行家,但几十年来我走遍了全国,也去过很多名山大川。这次借参加“中国辞书大会”之机,到“天推汉,怪石嶙峋,峭壁高耸,气象万千”的黄山一游,从海拔186米的千山登顶,饱览“人字瀑”、“百丈泉”、“书案峰”、“天都峰”。在我看来,黄山集泰山的雄伟、武夷的秀丽、华山的险峻、匡庐的飞瀑、衡越的青烟和雁荡的嶙峋为一体...真的是中国名山荟萃。要不是隐居在皖南山区,旧日交通不便,游人稀少,它的名声早就远在上述名山之上了。?
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也写了他两次游黄山的事。可惜的是,他第一次去黄山的季节是在严冬,山上冰雪覆盖,岩石一层一层地结冰,很滑。要迷上浓雾,高山峡谷,挡住视线,看不多。第二次登山的游记(即《黄山游览日记(后)》)比较简略,只记录了游览的过程,很少描写山中的景色。可以说,徐霞客只写下了黄山的“险”,而没有写下黄山的“奇”和“美”,让人感到美中不足。?
古人写的黄山游记中,我觉得清代散文家刘大怀的更生动,更详细,更翔实。刘大怀在黄山住了六天。也许是天气的原因,他只看了三次云海,却没有看到凉台上旭日东升的奇观,也没有机会看到山中许多著名的景点。就像他自己说的:“其余的记者大致这样报道这座山。如果它的峰顶太陡而无法攀登,深泉中的怪石就看不见了...既不同于夫云烟开阖,又不同于朝夕,雨寒夏,春花冬雪的特殊景色……”事实就是如此。至于潘志恒的《莲花峰》和王道坤的《追忆似水年华》,他们所记录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当然,也有一些还是值得一读的(瀑声、泉声、风声),色彩丰富的(山色、树色、云色)。?
我们现在游览黄山,条件肯定比古人优越很多。首先,解放后新修的盘山公路直达黄山宾馆,海拔600多米,节省了我们三分之一的路程。其次,从黄山宾馆(温泉)到山顶,行程约30华里。修复后的攀岩石壁架一般有一尺多宽,石面相当平整。不存在“石通差到全脚都拿不到,脚趾在前就能拿到”这种危险,必须“知蛇而不为过”。而且在“小心坡”、“鳌鱼洞”、“死灵寺”等特别陡峭的地方,也有栏杆、扶手用链条等安全装置。游客只要保持警惕和谨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意外。况且现在沿山每隔15天就有住宿的地方,提供餐食和棉衣(山与山的温差在20度左右),登山者不用包食物和挑水,也不用带御寒衣物,减轻了不少负担。?
当然,要说“危险”,黄山的山路确实挺陡的。尤其是“鲫鱼背”这一段,虽然距离不是很长,但一边是悬崖悬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经过这段山路时,一定要步步为营,紧紧抓住悬崖,千万不要俯瞰万丈深渊,否则不仅步行者会胆战心惊,围观者也会汗流浃背。再比如“天空之视”,要穿过一条窄窄的狭窄通道,中间夹着两堵墙,达到几十英尺。真是“天容不下几尺光,路容不下两个人的脚趾”。一抬头就觉得有点灰暗,头晕。如果你有心脏病或神经衰弱,你可能会不知所措。所以黄山宾馆对于要求从千山登顶的老年游客,一般都会提前做一次“体检”。如果“体检”不合格,发现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建议从后山登山。后山起点十五里是一条平坦的路,很平坦;虽然最后十五里也是乱石嶙峋,但是坡度没有前面的山那么陡,比较好走。当然,黄山的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前山。如果从后山往上爬,除了靠近峰顶的部分,看不到散落各处的奇观。?
我们一行20多人,有几个年过半百,有几个甚至60多岁了。要用尽全力爬1200多米的陡坡,有人觉得有点不自量力。尤其是过了半山腰的玉屏楼,坡越来越陡,山路越来越崎岖。有些路段双手双脚勉强能爬上去。但无论如何,我们最终成功登顶,全体人员安然无恙,精神焕发。可见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确是真理名言,发人深省。?
这次是两天半从千山爬到后山。除了第一天有小雨,最后两天都是晴天,终于看到了黄山的大部分主要景色,比徐霞客和刘大奎幸运多了。在我看来,黄山之奇在于石、松、云海。?
在黄山,石头的奇特几乎是分不开的。比如“蓬莱三岛”就是矗立在天都脚下的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山峰上寸土寸金,却长出了几棵生意经丰富的松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枝叶掩映在云雾之中。真的好像是一座难以捉摸的海仙山。再如“梦笔生花”,位于北海宾馆附近,千峰环绕,白云环绕。其形如粗刷,峰尖如笔锋。一棵松树从石顶盘旋而出,密密麻麻的松针就像钢笔的鹅毛笔。这是一个自然的巧合。?
其实绿松石之奇,在其他名山也并不少见。最壮丽的是黄山的云海。我的登山季节是在九月初秋。楚清多雨,蓝天深谷,云雾缭绕,一望无际,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远近的山峰,像一座座岛屿,隐藏在雾蒙蒙的云海中。白云来来去去,竞似风起云涌,山风起,松涛轰鸣,有点像潮水拍岸。我很佩服创造“云海”这个名字的人。他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很难想出任何一个词能比“云海”这个名字更形象地描述黄山的现实。平时云海已经是聚散不定,变幻莫测,气象万千,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太阳升起时看到的云海。9月12日凌晨四点,我起床,穿上棉衣,直奔海拔1700多米的凉台。这个平台在三面朝天的危岩上鹤立鸡群,我靠在石栏杆上可以俯瞰和俯瞰黄山西海周围的一切景色。我们在黎明时分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只见初升的太阳露出一个小角落,反射着朝霞。它就像刚从高炉里倒出的钢水,光芒四射,让人不敢睁开眼睛直视它。过了一会儿,红日渐渐升起,在云海中闪耀,五彩斑斓,灿烂辉煌。那时,碰巧刮起了强烈的山风。云开烟散,峰谷青绿色。它们在五彩缤纷的云海中忽隐忽现,瞬息万变,就像锦缎上的花纹,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格。这种阴影辉光即使在彩色图片和电影中也很难看到。比起在玉帝泰山顶上看日出,似乎更加多姿多彩,至少别有一番风味。?
俯瞰云海中漂浮的旭日,真是神清气爽,意气风发,更让人想起我们伟大的祖国。自从粉碎“四人帮”和拨乱反正以来,它变得越来越繁荣。游戏就像五六点钟的日出,在地平线上迸发。我们不仅不会再被逐出足球圈,我们还会在这个地球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无愧于这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无愧于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在眩晕的背景下我感觉全身都暖了起来,仿佛每一个细胞都燃烧着革命的热情。?
黄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山峰多达72座(大峰36座,小峰36座)。此外,还有温泉、瀑布、寺庙、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我在这篇简短的游记中提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泄露是必然的。据说黄山后海一带还有很多绝佳的风景,但一则由于时间有限,二则只有荆棘丛生的山路可以通行,里面人少,不敢冒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黄山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松杉林立,茶竹茂密。我们认识的中草药有一百多种。至于野生动物,书上记载的熊、豹、麋鹿、山羊在千山一带已经不见了,但松鼠、猴子却随处可见,在树上跳跃嬉戏,丝毫不怕人。因为黄山是狩猎伐木禁区,山路崎岖,不好走。山上没有村庄和家庭。除了茶叶,其他的产品好像都没有采集,让它们死在丛林里烂掉太可惜了。其实只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收集,就不会破坏山容。?
拓展:转折句转折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出现在作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的来说,转折句的作用是总结上引下,承上启下。
1.当一件事变成另一件事时,就需要过渡。
2.叙事时间发生变化就需要过渡。
3.闪回转换为直接顺序时需要转换。
4.插值的开始和结束都需要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