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谜:“拨霞供”火锅,是个什么锅?
#我为火锅狂#竹炉汤沸火初红——金汤兔肉火锅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可谓是百锅千味,堪称寒冬里的“席上春风”。
商周时期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武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随意沾食。”这就像是“涮兔肉火锅”。
清代,大名鼎鼎的 美食 家袁枚,是不喜爱这火锅,在他的《随园食单》里狠狠地说了一回火锅的坏话,他认为每种食材的烹制,都需用不同的火候,宜文宜武。
不管爱与不爱,这个寒冬,不妨翻阅每个城市,虽然每座城市有着不同的风情,但是总少不了各种火锅的别样滋味。
金汤火锅,是五星级酒店的招牌火锅。曾经与它相遇时,还真是挺感兴趣。当金汤优雅现身时,颜色确实是金黄色,看上去很有食欲的模样。
席间的几位,也是吃过山,吃过海的主,对这颜色特别的汤,也是津津乐道。
尝了一口,没有任何的异味,闻到了一丝菌菇的清香,回味时,感觉到了隐隐约约的药材味道。
其实,就是一锅普通的汤底,加了一把黄栀子,煲出的颜色金黄的汤。
栀子的果实,是一味传统的中药,也就是煲汤用的那个小玩意。
栀子被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它具有护肝利胆、凉血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有作用。
此时,正处于冬天季节,也是滋补的季节,这锅汤底,加了一味黄栀子,到是也让汤底变成了一道 养生 汤,而且,还很适合冬季饮用了。
一锅汤、一口肉,吃的是风生水起,顿时充满鲜香暖滋味。
主料:兔腿500g,羊肉片400g,栀子30g, 牛奶100g,茼蒿200g,菠菜200g,油麦150g,粉丝150g,香菇200g,泡发木耳100g,藕100g
辅料:辣椒油1勺,芝麻酱3勺,甜面酱1勺,花椒油适量,韭菜花半勺,腐乳1块
做法:1.羊肉片
3.栀子
4.兔腿洗净,剔去骨头
5.兔肉切片
6.栀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兔骨也一起放入锅
7.大火烧开,转小火煮至汤色金黄,捞出栀子和兔骨,加葱、姜、枸杞、香菇片煮开即可涮食
蘸料的做法:
1.芝麻酱2勺加清水调开,再加甜面酱1勺
2.腐乳1块
3.韭菜花半勺
4..辣椒油适量
6.花椒油1勺,调匀即可
厨房小语:1、蔬菜依自己的喜好搭配
2、酱料的调制,也可依据自己的口味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