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补中益气巧治痹证医案。
病例1潘,女,54岁。
2008年5月8日首诊。
主诉:右肘关节酸痛两年。
病史:患者患“网球肘”两年,一度封闭治疗失败。右肘关节酸痛不适,前臂旋转时疼痛,不愿意动。
你不能用手拿东西。伴有乏力、头晕、头颈僵硬、睡眠困难、口干、脱肛、烤热出汗。Nako,凳子还在调。有高血压病史,去年绝经。
舌红,有齿痕,脉细而沉。血120/90mmHg。
处方:党参15g,黄芪30g,白术9g,甘草6g,当归9g,升麻9g,柴胡9g,陈皮6g,葛根90g,白芍30g,皂角30g,鸡血藤30g,7剂。
2008年5月65438+5月5日二次诊断:夜间睡眠好转,其余如前,上肢麻木,舌红,有齿痕,脉细数。
处方:以上改为党参30g,鸡血藤60g加入6克乳香、6克没药和30克木瓜,分7次服用。
2008年5月22日第三次诊断:右肘疼痛,脱肛改善,仍失眠。舌边有齿痕,脉细。
处方:保留5月8日,改党参30克,鸡血藤60克;加入乳香6g,没药6g,木瓜30g,枣仁30g,7剂。
2008年5月29日第四次诊断:右肘疼痛明显改善,头部有时麻木,脱肛改善,睡眠改善。舌边有齿痕,脉细。
处方:5月22日加赤芍30g,7剂。
2008年6月5日第五次诊断:除偶有头部麻木外,右肘疼痛,脱肛等症状明显改善。舌边有齿痕,脉细。
处方:5月29日加桂枝3g,7剂。
2008年6月19日,所有症状均平安,但昨天因劳累出现脱肛,舌上有齿痕,脉沉细。
处方一:5月29日黄芪50g改为7剂。
药方二:五倍子200g,7天熏洗肛门。
2008年7月65438+7月随访:症状均安全,仅1例因疲劳出现脱肛。
8月25日,他的朋友来看病,告诉他病人已经康复。
注意:“网球肘”是针灸治疗的强项,很少报道人们只用中医来治疗。除了“网球肘”的症状,患者还有很多症状。
抓握乏力、脱肛、舌边有齿痕等症状,诊断为中气郁结。认为气血充足,运行顺畅,阳气上升,“网球肘”也是可以摆平的。
所以补中益气汤加鸡血藤、白芍、葛根、皂角养血活血,通络举阳,再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服药两周后病情好转,服药六周后痊愈,绝非偶然。
案例2
王,女,26岁。
2010 165438+10月22日初诊。
主诉:身体疼痛两三个月。
病史:全身游走痛,有刺痛感,有时感觉喘不过气来,纳科,两三天大便一次,干结,有时睡眠不好,面色苍白,怕冷。月经周期30天,月经期7天,月经颜色鲜红,无血块。数量略少。口腔溃疡三年多前复发,在我们这吃了一个月中药没复发,最近又复发了。舌红,有齿痕,脉细。
处方:桂枝9g,65438+白芍05g,生姜3片,红枣6枚,人参粉6g(早晨空腹吞服),党参30g,黄芪3Gg,白术9g,升麻20g,柴胡6g,陈皮6g,甘草6g,7剂。
2010 12 13第二次就诊:服7剂药,口腔溃疡去除,身体再也不疼,大便正常,睡眠安全,怕冷减轻。舌红,脉细。
药方:留顶,改为当归24g,加肉桂3g(下),14剂量。
注:不打通就疼,不兑现就疼。《伤寒论》第六十二条说:“汗出后感疼痛,脉缓者,桂枝、芍药生姜各加一两,新汤三两,治之。
《医宗金镜》注:“汗出后身痛,是营防不足所致,故用桂枝汤调和营防。
比姜强一倍者,脉缓,营冷;
是时代牡丹者,营不足,血少;参加人参的人会补不足。桂枝得人参,大气流转,气血充盈,筋骨合理;人参得桂枝,能通表里,滋阴益胃阳,不存在表虚不愈之痛。"
患者有上气不接下气、便秘、畏寒、睡眠不好、面色晦暗、舌苔有齿痕、脉细的感觉,都是气血虚弱、中气郁结的症状。所以用辛甲汤合补中益气汤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