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强脊通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的常见原因,经常发生在年轻人,大多数是男性。中医认为此病属于“腰痛”、“痹症”范畴。腰痛的病因主要有三:内因是肾气不足,气血不足;外因一是外伤劳损,二是外邪入侵。用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督脉循经体背入脑,督脉体阳,体阴。督脉之气失衡,就会出现“其实脊强,虚则头重”的证候,这就是督脉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升的原因。以中医督脉(脊柱)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采用扶正祛邪、疏通督脉的方法,修复脊柱的错节,针药辨证论治,强固脊柱,使督脉气血通畅,经络通畅,阴阳调和,进而消除疼痛, 恢复背部和颈部的肌肉弹性,放松和疏通关节,改变背部和颈部的僵硬状态,增强神经传导,促进恢复,消除恢复期的残留。

理论上,这种方法是基于经络理论和脏腑经络与脊柱特定部位的相关性。通过经络脏腑辨证,采用健脊通督的方法,结合针灸、药物辨证和健脊训练,对脊柱脱臼的关节进行复位。可采用壮脊通督(脊)法,辨证施治,调理脊柱关节,疏通经络,调理督脉,补阳,激发经络之气,最终使脊柱通畅,督脉通畅,筋骨柔软,脏腑各司其职。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十三种强脊通督法:三步强脊法、依脊松枢法、旋转寰枢端法、拉颈叠顶法、旋转颈椎法、提胸过伸法、旋转腰椎法(坐位、侧卧位)、拉腰骶侧法、过伸盆法、手拉顶盆法、屈髋踢拉法法、挂拉法、督脉蜡疗法。强脊通督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步法。运用此手法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操作程序步骤,手法得当,取穴准确。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如下:

肌腱管理

病人采取俯卧姿势。揉捏法:沿腰部、背部向下揉捏至小腿,沿患部经络路线向小腿按压三次,以达到放松肌肉,改善患部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神经组织,放松身体,疏通经络,使血液畅通的目的。推法:双手掌根从背部沿脊柱两侧向臀部推三次,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放松调节背部肌肉。推断法:沿大腿后侧向下至跟腱进行三次推断,从而达到下肢的整体血液循环和肌肉拉伸。

脊椎按摩疗法

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坐在方凳上,双手抱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操作员坐在病人后面。他先通过触摸来定位偏侧腰椎棘突的位置和位移方向,然后将一只手伸进偏侧的腋下。手掌压着后颈,操作者微微低头,助手固定患者下肢。操作者用另一拇指抵住偏棘突腋下的手托住患者颈部,使上体弯曲45度,同时向上拉。侧卧位斜复位法:患者侧卧在骨科复位床上,通过触摸定位脱位的伤椎。以左侧为例,操作者站在患者面前,使左侧上小腿屈髋屈膝,下肢伸直放松,肩部后伸。操作者用右前臂和手托住患者的左臀和骶骨,左手推压患者的左肩前方,使脊柱垂直旋转。可以听到清脆的喀嚓声,表示复位成功,不允许暴力。纵向牵引复位法:俯卧位,患者双上肢抬起扶着床边,操作者双手托住患者下肢进行纵向牵引。如果患者身体强壮或肥胖,可在仰卧位弯曲膝盖和臀部,然后旋转摇晃,以放松腰骶关节和椎间关节,调节关节内部平衡。

通络止痛

弹力筋法:从上到下拨动两侧弹性肌肉三次,使肌肉兴奋,恢复肌纤维组织的弹性。揉督脉:揉督脉从枕部至尾骨三次,根据疼痛部位不同,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自上而下为泻法,自下而上为补法。以疏泄督脉气血瘀滞,补虚补虚,调整督脉阴阳平衡。捏法:俯卧位跪姿,仰卧位捏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可提高肌肉弹性,激发肌肉活力,恢复肌张力。点穴法:从腰部开始依次点穴肾俞、环跳、承府、阴门、石丰、委中、阳陵泉、成山、昆仑、涌泉,以疏通经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拍打:是结束调整手法,手掌从腰部、脊柱向下拍打至小腿,从而打通经络,放松肌肉,放松腰腿肌肉。在进行手法整脊,尤其是定点旋转复位时,一定要稳、准、轻、巧,做到“放松坐姿,准确定点,因势利导,一起旋转,不求噪音,但求手指感觉,观察反应,慢慢恢复”,不提倡盲目追求复位弹跳,以免加重组织损伤甚至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筋腱喜柔不喜刚,所以应用方法要柔中有刚,外柔内刚,力度由轻到深逐渐加大,使感觉逐渐向深层扩散,患者不会感到皮肉疼痛,操作者也不会感到疲劳。

针灸和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使督脉之气受阻,痛。调整、整脊后,骨骼正常,筋软,再施针药,使督脉气血通畅,经络通畅,阴阳调和。常用余省汤合独活寄生汤内服,药渣于腰部外用熏洗。余省汤载于《石兰秘藏》,是补益气血的经典方剂之一。原方由熟地、生地、川芎、人参、当归、白芍、黄芪组成。根据原始记录,其临床适应症为“出血过多、焦虑不安、不眠不休、一切失血或血虚、口渴发热、睡眠不安;疮证中,脓多,五心烦热渴;女子月经提前,量多色多,质清稀,有坠腹之感,心悸气短,疲乏无力,五谷不香,舌质淡,苔薄润,脉弱。“上海市著名骨伤科医生石齐教授运用余省汤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丰富,认为一切慢性筋骨病均应以‘气为先,血为先’为主。《备急千子方》所载独活寄生汤是一种祛湿剂,具有祛风除湿、止痹、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主治慢性痹症,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常见腰膝酸痛,痿弱无力,肢体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恶寒恶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两方合用,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祛风止痛,从而调理督脉气血。人体阴阳整体平衡,根据远经辨证,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下关疾病。如腰痛从臀部沿大腿外缘下行,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L4 5椎间盘突出较为常见,进液门贯穿中部;腰痛从臀部沿着大腿后侧的外缘,通过小腿后侧到脚后跟。L5 S1椎间盘突出常见,取后流穿合谷。全腿疼痛,多为L4 5合并L5 S1椎间盘突出,为混合型,进液门透中柱、后溪透合谷。

引导方法

引导运动是中国古代由来已久的一种方法,将呼吸与身体运动相结合,治疗疾病,强身健体。他把行气、按摩、漱口和肢体动作结合起来,“导气使和,拉身使柔。”古人认为,导能调理身体,消谷水,祛风,活血,治未生之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督脉之气受阻。我们设计一套结合背肌训练和核心肌肉群训练的强脊柱操,配合气息和呼吸,达到循经导气,调节气息,强身健体,增加腰椎活动度的目的,从而稳定脊柱,理气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