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

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生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下是我整理的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为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们对门诊处方进行自查。

检查中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处方,总结如下:

第一,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盖章。

二是处方用法用量不合理

三、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同时开在一张处方上。

第四,重复给药

五、诊断与用药不符。

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现不合理处方,我们会第一时间与医生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合理处方。我们将改进今后的工作,改进措施如下:

一是医院药剂科成立处方审核小组。

第二,每月定期总结不合理处方,与临床医生沟通。

三、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培训。

第四,定期与临床医生进行药学交流。

综上所述,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认真和勤奋。

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二:为提高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合理用药水平,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保障医疗安全。2016年8月5日,我局组织乐清市药监局质控中心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进行集中点评,8月6日进行现场反馈。现在将通知审查结果。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院处方质量。

第一,大局。

本次处方点评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门诊处方,按照《温州市医疗机构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试行)》进行点评,点评处方6797张。

二、主要问题。

从评审结果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合格率未达到95%,主要问题如下:

(1)写作

1.手写处方存在很多现象,比如乱涂乱画,使用药品商品名,不写规格和剂型。

2.方剂前言不全。患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缺失或不明;患者的年龄,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的年龄,是不规范的。

3.临床初步诊断书写不规范,以临床表现或症状表达诊断。

4.药师只有调配的签字,没有审核的签字。如果你一个人去上班,需要我的双签证明你的处方已经审核过一遍了。

药物使用

1、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滥用严重。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但一般不应用于泌尿系统以外的消化系统和其他系统感染,也不能作为预防用药。

2.抗生素给药的频率或剂量不合理。比如青霉素注射,一天要打几次;左氧氟沙星每日两次0.2g,或每日一次0.4g。

3、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关节炎”、“风湿”、“软组织挫伤”、“腮腺炎”、“腹泻”。

4.青霉素类口服药物未做过皮试;头孢唑林不宜用于头孢类抗生素的皮试,应使用原液。

5、联合用药不合适。一般来说,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为宜,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联合使用三种抗生素;门诊不建议合并使用中成药注射剂。

6、使用大输液不合理。比如复方氨基酸和脂肪乳的单瓶注射,中药注射用的溶媒是生理盐水。

7.重复用药。如泰诺联合复方对乙酰氨基酚、酚麻黄素和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甲氧那明氨茶碱片等。有些处方使用两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如氨氯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溴己新联合氨溴索。

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诊断与用药不一致的情况;一张处方开出5种以上药品的;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保留剂量小数点后三位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书写要求。

三。下一步的要求。

(一)提高对处方点评的认识。各单位要以此次审评为契机,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切实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加强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梳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的适宜性,制定奖惩制度和措施,公示评审结果并纳入日常工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