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经济是什么时候,怎么突然超过南阳的?
2009年之前,襄阳对南阳的经济超越是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完成的。我们看看襄阳2005年到2008年的GDP几乎是南阳的一半。襄阳的固定资产只有南阳的一半,差距还是挺大的。
有人没听说过湖北“一主两辅”的战略估计。我简单说一下:2002年武汉制定的防止武汉独霸天下的战略,武汉地处鄂东,所以需要两个二传手分别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最终带动全省发展。武汉辐射武汉城市圈,襄阳辐射十堰、随州,宜昌富锦门、荆州。所以湖北全力支持襄阳和宜昌的发展。
四个襄阳建设襄阳入选省级副中心城市后,湖北开始建设四个襄阳,即工业襄阳、城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襄阳的发展开始加速,一方面是襄阳自身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湖北大力支持的结果。
南阳在湖北“一主两辅”战略初见成效,武汉城市圈也成规模。有好消息。现在南阳也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之一,相信未来发展不会差。希望对你有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襄阳的经济改革就遥遥领先于南阳。你还记得吗?两位在北京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南阳人,利用春节探亲的机会,深入万向进行调查采访,如实记录了万向交界处南北两座孟楼的情况。
孟楼是河南、湖北使用的乡镇名称。本在一条街上,北归河南管辖,南归湖北省管辖。当时的南孟楼已经欣欣向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然而,街对面的北盟大厦却毫无生气,没有开发的新景象。
春节过后,两个南阳人回到北京后,用采访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润色、选择。为了真实反映南阳和襄樊的差距,他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他们的新闻文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南阳的负责人刚刚接到调令,已经升任省委书记(当时也有第一书记)。这位主管南阳地区多年的领导,看到《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新闻报道,如坐针毡。
这件事不能压。也就是说,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南阳和襄阳的差距为什么还在拉大,而不是缩小?襄阳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指标还跑在南阳前面?
南阳和襄阳是近邻,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你有我,我有你。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令人费解。
并不是题主问了这个问题。可能本博在南阳久了,见得多了也不奇怪,所以就麻木了。南阳与襄阳相比,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地理环境,都具有略胜一筹的资源优势。
南阳人口比襄阳多,人力资源丰富。南阳的自然资源比襄阳丰富,无论是矿产还是农村出产的粮食,襄阳都比不上。
然而现实是襄阳的发展已经把南阳远远甩在了后面。南阳如果不迎头赶上,弯道超车,赶上襄阳的发展只能是白日做梦。
如果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能不能发展快一点?南阳广大干部群众该醒醒了,不要再坐在盆地中间看天了,要把目光放在区域、周边、全国、世界上,为人民谋发展、谋增长、谋幸福。
襄阳从80年代到新世纪初一直领先南阳。熟悉襄阳政治的人可能知道这座城市为什么会突然衰落。这是个负面话题,这里就不解释了。上一次经济超越南阳,其实是一次反超,也就是2012年开始再次超越南阳,并迅速走上复兴之路;今年以来,襄阳GDP高速增长,将差距拉至500多亿。
襄阳和南阳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两地的联姻和贸易程度非常高。以新野、邓县、唐河为例,
每年约有2万人往返襄阳,淡季时人数会激增,对襄阳的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6以来,襄阳经济持续向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40-80万南阳人到襄阳就业、旅游。此外,还有很多人从事季节性农产品销售和小生意。
襄阳
南阳只有100公里,走高速公路只要一个小时。它为两地人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项和南也应该共同努力发展经济。
期待贯彻空间格局新理念,共建华中生态经济区,为两市人民谋求更多福祉!
希望大家支持我,欢迎大家提出对双城有利的建设性建议!感谢网友们的信任和关心。我将一如既往地为襄阳和南阳的友好发展做出贡献...
其实没你说的那么夸张。襄阳的经济已经超过南阳好几年了,但也没超过几个数字。这并不是因为襄阳今年上半年的GDP比南阳差。至于超越南洋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汽车产业发展在十堰第二汽车公司的影响下,襄阳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GDP也逐年增长。2012一举超越南阳,结束了被南阳压制多年的局面。相反,南阳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缓慢。
旅游产业发展襄阳的旅游产业不是自己的强项,但是通过一系列的人工景观发展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比如唐城、隆中等都是其代表作。虽然一些不明真相的游客趋之若鹜,但这确实为GDP增加了筹码,让南阳望尘莫及。
交通快速发展襄阳是湖北第二大城市,奠定了鄂西北交通枢纽和湖北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南阳也略落后。南阳还没赚到河南副中心城市,更别说交通枢纽了。即使高铁方面,襄阳高铁站也有9站20线,南北,东西韩。郑万南洋只有三站七线。“想致富,先修路。”交通方面,南阳略逊一筹。
总结:以上是我分析襄阳经济超越南阳的三个原因。欢迎补充。其实南阳只是在第二产业上落后。只要我们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投入,相信南阳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赶超襄阳。
主要是河南不重视南阳,想在郑州周边发展罗凯徐金娇。感觉河南省也应该是高手,两对或者三双,两对应该是南阳的周口。洛阳开封离郑州太近,都被郑州虹吸了。南阳周口两市人口基数大,地域辽阔,离郑州有一定距离。
襄阳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东风汽车集团、AVIC、CRRC、十一铁路局、造船、纺织、矿机、骆驼电池、襄阳轴承等汽车产业,以及重工业、项燕(黄鹤楼产业)、古龙中酒业、隆众药业、诸葛亮核心旅游产业、襄阳郑达、保康矿业、万达、恒大、绿地、保利、闽发、碧桂园。除了明星企业这些社会贡献高的产业,襄阳牛肉面早餐文化,龙虾鱼等夜市文化和基础农业,以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流动人口的文化交流和输送所带来的GDP,都是南阳无法企及和比较的!
但襄阳人如果热爱家乡,都会买二汽的车(如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殷飞尼迪、东风御风、东风俊峰、东风多利卡、东风科普特、东风天翼、东风新能源客车、东风客车、东风沈峰(神龙提供的主机厂在襄阳)、众泰新能源等)),襄阳产值会自动增加65438+。
可惜最近人的口味变了。都去买长城,五菱,大众了!!
作为襄阳市民,要大力扶持土特产,为城市做贡献。有了税收,城市会发展得更好,有钱建桥隧!
2011,襄阳吃草如马,全年GDP比上年激增39%!20l2年比上年增长17%,达到2501亿,一举超过南阳的2380亿。参考数据:2007年华南654.38+0388亿,湖南785亿;2010,华南2065亿,项1538亿;2011年,南2300亿,项2132亿;2012,华南2380亿,项2501亿;2016年,华南3118亿,湖南3694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别说南阳和洛阳,经济总量都没有襄樊大。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一直到2008年,襄樊的经济增速几乎在湖北省垫底,2004年宜昌超过襄樊。直到今年襄阳才超过宜昌。南阳曾经比襄樊大几年,襄樊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邓州脱离南阳也有一定影响。
看看两地上市公司数量和产值之和就知道了。经济超越应该是人均GDP以上。
南阳在河南的地位和襄阳在湖北的地位没法比。资源再多,也没有开发利用的条件。襄阳的优势是在省内投资,国企和事业单位,拿工资的人一点也不比南阳多,机务段,二汽。
为了帮助疫区,河南捐了钱,捐了医生,甚至捐了挂面。襄樊人这几年无所作为,靠捐款就能超过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