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温混合感染用什么针灸治疗?

临床症状有发热、厌食、体表发红发白、全身或背部有铁锈色出血点、部分猪死前呕吐、母猪流产早产、耳下及腹部发红发紫等。最初用抗生素后,猪开始吃,针反复停。3天后,效果不明显。打完猪瘟疫苗后3天没吃东西,3天后开始逐渐有食欲。

尸检变化显示喉部有出血点,脾背少量出血点,肺萎缩,胰腺改变。肾脏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肾脏表面绛红色,肾盂肾炎有出血点,肾上腺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心脏瓣膜出血。胃黏膜脱落。膀胱出血发炎。

三是防控措施,增强抵抗力,控制继发感染。饮用水每吨水中添加10公斤葡萄糖、1公斤复合维生素和200克维生素C粉。

混合配料。每吨饲料添加银翘粉2kg+80%苗力素125g+乳酸TMP 100g+卫普健(多西环素)。

高热者注射柴胡或板蓝根退热。

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做好种猪定期药物保健和抗体监测。病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猪瘟易继发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因此,要制定科学完善的防疫计划和保健措施,强化消毒观念,切尾、切牙、注射时严格消毒,免疫时为1头猪打一针,减少交叉感染。

加强消毒,发病期间每天用金维康消毒1次,以后每周2 ~ 3次。立即隔离病猪进行对症治疗。加强牛舍通风,保持猪圈干燥清洁。降低饲养密度,避免不同日龄猪混合饲养,限制交叉哺乳,必要时必须在产后24小时内进行。加强猪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质量,保证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新引进的后备种猪要隔离至少45天。隔离区内应检测常规疾病抗体,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伪狂犬病、链球菌等八大疾病应接种两次疫苗。

总结目前很多猪场反映,接种猪瘟疫苗并不能控制猪瘟的发生。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猪瘟疫苗的免疫密度不够,导致母猪猪瘟抗体水平低,从而导致猪瘟、流产、死胎、木乃伊的发生。母源抗体不足不能保护乳猪免受猪瘟强毒株感染,导致断奶前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猪瘟疫苗增强免疫密度后,得到控制,无新增病例。

猪瘟是一种导致猪病高死亡率的疾病。非典型猪瘟流行广泛,30% ~ 50%的病死猪是由猪瘟作为原发病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无论选择哪种猪瘟疫苗,都不可能消除猪瘟的亚临床感染。因此,必须加强猪瘟免疫,定期监测猪瘟抗体,并根据猪瘟抗体水平适当接种猪瘟疫苗。同时要注意猪的营养健康水平,提高免疫力。

目前,蓝耳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流行,是猪病的罪魁祸首。可破坏肺泡巨噬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导致其他疫苗免疫失败或抗体水平低下,增加继发感染。认为猪场未能预防蓝耳病,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进而继发非典型猪瘟。因此,在做好其他疫苗防疫工作的同时,首先要加强对蓝耳病的监测和防疫。

现在养猪场要减少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增加猪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