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怎么编的?李时珍生平简介。

周杰伦有一首歌叫《本草纲目》,很多不知道这本书的人都了解过《本草纲目》和李时珍。直到现在,《本草纲目》仍然是中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经典古籍。那么,李时珍是在什么情况下编撰这本书的呢?

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是怎么编的?行医十年间,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书,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本草古籍既有数量上的烦,又有名称上的杂。或一物分二三品,或二物混一品”(《明外国史传》)。尤其是很多有毒药物被认为是“长效”的,祸害无穷。于是,他决定重新编写一本草药书。

从三十一岁开始酝酿此事,李时珍为了“穷搜富学”,看了很多参考书。看完家里收藏的书籍,我利用行医的机会,向家乡有钱有势的家庭借了一些。后来进了武昌楚宫和北京太医院,书读多了,成了“书迷”。他形容自己“久嗜经典,喜嚼甘蔗”(《本草纲目》原序)。顾景行在《李时珍传》中也称赞他“读书十年,足不出户,学而无忧”。

他不仅阅读了八百多种医学书籍一万多册,还阅读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学名著和敦煌典籍,甚至还仔细研读了前代几位大诗人的全集。他还摘抄了很多关于医学的诗词。而这些诗词也确实给了他很多真实有用的医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学上的很多谬误。

在编撰《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让李时珍头疼的是,由于药物的名称混杂,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都非常不明。过去的草书虽经反复解释,但有些作者是从书上抄来的,而不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所以越解释越糊涂,矛盾倍增,让人无法认同。比如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说是草,像麻黄,但颜色是蓝色的,开白花。宋代马谡认为像大清,指责陶弘景根本不知道。另一个例子是一种治疗狗脊椎的药物。有人说它像杂草,有人说它像杂草,有人说它像花,这是极不一致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李时珍不得不反复写。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时珍在父亲的启发下,认识到“读万卷书”是必要的,但更需要“走万里路”。于是,他不仅“收白”而且“访四方”进行深入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的陪同下,在山野间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拜访名医、学者,寻找民间验方,观察、收集药材标本。

最终,30年过去了,我读了800多本书,手稿三次修改,成为一本书《本草纲目》。

《李时珍传》作者李时珍,生于明武宗郑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14岁,随父赴黄州府赶考,中进士。23岁随父学医,医名日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李时珍38岁。他因治好富顺王的儿子朱的病而出名,被武昌的楚王聘为的“庙官”,同时掌管好大夫办公室的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李时珍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予“太医院法官”一职。三年后,被太太医院推荐去北京判刑。服役一年后,他辞职回了老家。

在几十年的行医和阅读经典医学书籍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了古代草药书中的许多错误,并决定重新编写一本草药书。35岁开始编纂《本草纲目》,以《证本草》为基础,参考了800多部书籍。这期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开始,他多次离家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等地的许多名山大川,查出了许多难题。

一方面,他研读历代医书(读此类书近千种),纠正古人谬误,吸取古籍精神;一方面,通过他的从医经历,到处搜集药物,通过他的走访、观察、实验、比较、阅读、个人品味和自己的临床证实,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编写了这本书。

《本草纲目》里有什么?《本草纲目》收录了1832种中药,共52卷,分为16个部分(纲目),62个大类(目)。1-4卷是全书的附录,包括前言、例题、目录、附图、参考书目、资料和一些医学基础理论等。在第五卷之后,是这本书的主要部分。李时珍将1832种药物分为16部分:水部分、火部分、土部分、金石部分、草部分、谷部分、菜部分、果部分、木部分、役部分、虫部分、鳞部分、介部分、禽部分、兽部分、人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几类,* * * 62类。其中植物1995种,动物440种,矿物357种。

中国的生药一直以草木为主。《本草纲目》收录了近2000种药物,既有米、豆、花、果等植物,也有虫、鱼、鸟、兽、玉等动物和矿物质。用“本草”来概括他们的称谓,大概与“道方,本草石寒温,病浅深……”这几个字有关吧诸如此类。

因为这本书收集的药物数量众多,分类繁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仅以书中动物的药材为例来看重点。有440种用于动物的药物。除了地位最高的人之外,李时珍还把他们分为五类:虫、鳞、中、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