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北柴胡DC?怎样才能达到高产?
柴胡是市场上常用的。其主根粗而硬,表皮呈灰褐色或暗褐色,常有少量侧根。根粗长,皮薄,分枝少为佳。株高45 ~ 70厘米。茎丛生或单生,上部分枝多,略呈之字形弯曲。茎基部无纤维状叶柄残留。茎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中间叶倒披针形,有7 ~ 9条平行脉。叶宽6 ~ 16毫米。复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吊果,宽椭圆形,左右扁。裂果花瓣呈香蕉状,凹凸或平凸,长2.5 ~ 3毫米。双吊果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65438±0毫米,侧面扁平,合生部收缩,表面棕褐色,稍粗糙,吊果断面呈半圆形,胚乳周围呈管状,胚乳背面圆形,腹面扁平,胚小,千粒重65438±0.4克
柴胡主根圆锥形,柔软,红褐色。茎单生或2 ~ 3丛,茎上部分枝成之字形。茎基部有褐色或红色纤维状叶柄残留。茎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条或窄条,具5 ~ 7脉。叶宽3 ~ 7毫米。开黄花的复伞形花序。双吊果椭圆形,侧面略扁,灰褐色,长2-3毫米,宽1.5-1.8毫米,连合部略收缩,果缘5厚而钝,吊果横切面近五边形,胚乳周围管状,胚乳背部圆形,腹面平坦,软骨质,胚小,千粒重65433。
陕西是北柴胡DC的主要产地之一。一般国产柴胡春秋两季均可种植。春播多用于生产。下面简单介绍柴胡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准备柴胡。野生柴胡多生长在向阳的荒山、小灌木丛、丘陵、林缘、林间空地等。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瘠薄的特性,怕高温、怕涝。它在肥土、沙土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应选择土层深厚(50c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壤土地进行种植,将所选地块翻30 cm以上,耙平土块,每亩施腐熟肥料2500kg,同时施50kg过磷酸钙和20kg硫酸钾翻入土中作为基肥。
二、种子处理1、选种:应选择二年生柴胡种子播种。有些柴胡植株当年开花结果,但其发芽率低,一般不适宜播种。柴胡播种后第二年生产的种子用于生产。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柴胡种子的发芽率逐渐下降,贮藏12个月后发芽率几乎为零,隔年的种子不能用于生产。
2.播种量:根据播种方式的不同,耕作条件好的平地一般采用条播,每亩1.5斤种子;坡地采用播种,每亩用种量2.5公斤。
3.种子处理:柴胡种子如果播种前不处理,发芽时间长,出苗率差。因此,播种前进行相关处理是必要的。处理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淘洗种子,用水浸泡柴胡种子,撇去水面漂浮的霉变种子和谷壳;然后用0.5%-0.8%的高锰酸钾浸种8-12h。高锰酸钾溶液不宜过多,以淹没液面的种子为好,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过滤后与草木灰和土混合,混合比例为1份种子:1份草木灰:1份细土。
通常,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不进行催芽处理。以免发芽后缺水死亡。
三、播种合理密植1,套种:柴胡苗在高温强光下易萎蔫,一般第一年套种玉米(第二年不用套种任何作物),每亩套种1500-2000株玉米。阳历6月初播种时,柴胡种子小,条播时开沟深度约1.5cm,行距10-15cm。然后将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均匀地对半播种。每隔15天播种剩余的普通种子,保证发芽率。播种时要尽可能考虑气象因素,播种后3天内下雨发芽更好。
2.株距和补种:一般播种后2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用2厘米厚的麦秸和稻草覆盖。当幼苗基本盛开时,去掉地膜,让幼苗充分接受阳光。当苗高达到15 cm时,进行补植。株间距5cm,不允许种植过多过密,否则会影响商品产量。
四、田间管理1、除草
柴胡容易被杂草抛弃,需要经常拔起才能消除荒地。当苗高5cm时,应进行第一次除草。苗高15 cm后,进行第二次除草。以后要定期除草,避免草荒。当苗高大于30cm时,封土后杂草生长明显减少,不定期除草。
要经常给柴胡田除草,切忌放任杂草生长,长成大草再连根拔起,造成柴胡苗大面积死亡。
2.施肥
充分播种后,要注意追肥和育苗。一般在大田种植补种一周后,每亩施尿素或磷酸二铵10kg,每20天一次,连续三次,以利于育苗。
第二年早春清园后,苗高15cm时,每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8公斤,然后每月施硫酸钾8公斤,连续三次,有利于根系迅速膨大。
3.摘心去芽
柴胡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容易茂盛。开花还会消耗大量养分,降低根的产量。所以7、8月份要及时摘掉花蕾,防止抽薹开花。对于2年生植株,可在7月中旬前将地上茎叶剪去,以保证药材质量,提高产量。
需要结籽和收集种子的果园,可能不需要去芽和切茎。
动词 (verb的缩写)病虫害防治(1)柴胡病害主要有锈病、斑腐病和根腐病。
1.锈病:5-6月份发病,春夏发病严重。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伤害叶子。发病初期,叶和茎上出现零星锈斑,逐渐侵染全株,影响植株生长和根系发育。
防治方法:出苗前清园,用25%三唑酮1000倍液或50%二硝粉200倍液、敌敌畏钠400倍液进行防治,10天喷1次,连续2 ~ 3次。
2.斑腐病:损害叶片,产生圆形深褐色斑点,直径3-5毫米,中心呈灰色。分生孢子在叶子的两面产生。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变成一片,导致植株枯萎死亡。一般发生在7月,高峰期在8月。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 1 120波尔多液或50%杆菌肽1000倍液防治,每7天1次,连续2-3次。
3.根腐病:5月份开始发病,发生在高温多雨、土壤粘稠的季节,主要危害柴胡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病株,焚烧病株;高畦种植要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石灰穴位消毒。
(2)柴胡的害虫主要有蚜虫、黄蝶、红条刺等。
1,蚜虫,桃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大桃蚜,一年发生10代以上。
防治方法:种植柴胡的地块应远离桃、李、杏、李等越冬寄生植物,减少虫源。黄板可以用来吸引蚜虫,利用天敌。蚜虫的天敌有双翅目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科和桃蚜等,对蚜虫有不可替代的杀灭作用。蚜虫危害严重时,要及时喷药。通常用50%毒死蜱乳油喷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喷4000-6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喷2000-3000倍液。
2.黄胸凤蝶,鳞翅目凤蝶科,6-9月受害。幼虫危害叶片和芽,把它们吃成碎片或只吃花梗。
防治方法:每隔5 ~ 7天杀灭或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连续2 ~ 3次。用虫草300倍液(每克含孢子654.38+0000亿)喷洒效果也很好。
3.蝎子,又名臭虫,属于半翅目,6-8月为害。成虫和若虫吸汁,使植物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喷洒800倍的90%敌百虫溶液。
6.采收加工柴胡每年可采收一两年。一年生柴胡有效成分含量高,但产量太少,一般以二年生为好。亩产年产量50-90 ㎏,两年产量90-130 ㎏。根据柴胡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柴胡的最佳采收期应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植株下部叶片秋季开始枯萎。挖的时候,把整株挖起来,去掉茎叶,抖掉泥土,晒干或晒干根部。每亩可收获种子40公斤,柴胡杆250公斤。挖完根后,抖掉土,晒干。每亩可挖柴胡100多斤。
柴胡必须在第二年秋天挖,否则会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