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的药用价值及毒副作用
一、马钱子中毒机理
对马钱子毒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再到“剧毒”的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钱子含有马钱子碱(士的宁)、马钱子碱(马钱子碱)、γ-马钱子碱和β-马钱子碱、马钱子碱、马钱子碱等。主要生物碱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治疗剂量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然后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改善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功能。毒性剂量可以抑制呼吸中枢。士的宁还能增强防止胆碱酯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加强肠道蠕动,导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极高剂量下均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入,可见箭毒效应。马钱子还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口服士的宁1次5 ~ 10 mg可引起中毒,30 mg可引起死亡;服7克马钱子可致死。中毒潜伏期为30 ~ 180分钟。
二、影响马钱子毒性的因素
1.马钱子炮制品的质量一般以炮制品中士的宁的含量为标准,目的是降低疗效差、毒性大的马钱子碱的含量。传统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比如豆腐剂(大纲)、牛肉炒(禁反)等明代的做法。清代有香煎、泡发(好朋友)、泡发后反复加工土粉(一生收藏)。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砂炒和炒,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接受为法定方法。砂炒法直到有爆音,表面鼓起,按压时粉碎,外观变成褐色。砂温以240℃ ~ 250℃为宜,时间为3 ~ 4分钟。油炸的最佳油温是250℃。经过砂炒或油炸等高温处理后,药效低、毒性大的马钱子碱被大量破坏和损失,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同时生成异马钱子碱、异钩藤碱等毒性小的生物碱。
2.与《神农本草》序配伍:“若有毒,宜控制,则可恐自相残杀。”研究表明,麝香和延胡索能增强马钱子的毒性,故不宜合用。赤芍能降低马钱子的毒性,马钱子与一定量的赤芍混合能降低毒性。随着赤芍用量的增加,马钱子减毒的程度会增加。甘草对马钱子的毒性也有影响。有报道称,用两倍量的甘草煎煮马钱子,可降低或减轻马钱子的毒性。
3.马钱子的剂量接近毒性剂量,临床应用时必须慎重。我们可以从小剂量开始,0.3 ~ 0.6 g,加工后放入丸粉。士的宁的含量控制在6毫克左右。由于患者体质、年龄的差异,实际应用要因人而异,以病情轻重为度。
三、马钱子的临床应用
马钱子虽然有毒,但疗效肯定。在临床应用中,马钱子炮制必须规范,剂量必须准确。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疼痛、经络挛缩,常与羌活、川乌、乳香、没药同用。在伤科和外科,马钱子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和肿胀。治疗外阴坏疽,可与草乌、当归、地龙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