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化疗后有哪些反应?

化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也抑制了体内的正常细胞,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其中,手脚麻木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30% ~ 40%,临床上将这种不良反应称为“周围神经病变”[1]。

手脚麻木可能是这些药物引起的。

研究表明,具有神经毒性导致手脚麻木的临床化疗药物主要有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长春碱(长春新碱)[2]。

为什么这些药物会导致手脚麻木?

目前认为化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周围神经功能的损害与化疗药物的种类、累计化疗剂量和个人因素有关。

除了手脚麻木,患者还会有哪些症状?

知觉障碍

如麻刺感、灼热感、手脚有穿袜子或手套的异常感觉;

运动障碍

如疲劳、手脚抽筋、动作不协调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多汗或无汗、腹泻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3]。

化疗后手脚麻木怎么办?

患癌本身就是对患者的严重打击,手脚麻木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对抗癌治疗的抵触情绪。而且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手脚麻木可能会发展成一个长期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建议发现就及时治疗。

目前,如果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常用的干预措施是动态调整药物方案,如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减少化疗剂量或暂时停止化疗以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再恢复原化疗方案。

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进行干预。

西药

在化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手脚麻木等神经毒性症状,临床上一般建议服用神经保护药物,可减少神经损伤,改善感觉异常,缓解手脚麻木症状[5]。

神经保护药物包括B族维生素、氨磷汀、还原型谷胱甘肽、谷氨酰胺、神经营养因子、维生素E、乙酰左旋肉碱等。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神经保护药物时,应遵医嘱服用,切不可自行购买药物或擅自调整剂量。

中药

中医认为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为“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体内而引起的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以补血养血、祛瘀止痛、疏通经络为主要治疗依据。对此,中医给出了以下三种治疗策略[6]:

中药汤剂治疗

服用活血通络的柴胡桂枝汤,配合补气健脾的沈凌白术散,可以缓解手脚麻木等症状。

针灸疗法

认为针刺可以调节神经肌肉中的离子浓度,从而改善受损神经细胞的抗氧化和能量代谢,改善周围神经的组织代谢和微循环,进一步改善麻木和感觉异常。

中药浸泡清洗

通过加入不同的中药熏蒸、浸泡手脚,水温本身刺激皮肤、经络、穴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进入循环,发挥药效,缓解患者手脚麻木症状。

中医认为,以上三种中医疗法能更好地疏通经络,使药物直达患处,有效缓解和改善化疗引起的肢体麻木症状,对患者身体有滋补作用。

运动

日常生活中由于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过性手脚麻木,我们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按摩、运动来缓解。其实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脚麻木也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

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活性,促进肌肉中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对血液代谢和组织内循环起到积极作用,加速损伤神经的修复,进而改善神经的功能,运动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缓解神经麻木、感觉异常和刺痛感[4]。

但值得注意的是,运动疗法要循序渐进,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不能过大,防止肌肉过度疲劳。

注意事项和保护建议

周围神经病变不仅带来手脚麻木,还会增加患者跌倒受伤的概率。所以除了治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防护。

保护好手脚,冬天注意保暖,建议使用暖手宝和手套,避免接触过冷或过热的物体和金属物品。

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D、钙、镁的摄入,不饮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做家务、洗手或修理东西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刺激性药物/液体,如碘酒、酒精、肥皂水、药膏(如硫磺软膏)等。建议在室外清洁或工作时戴手套,保护双手。

出现手脚麻木症状时,如果家里光线太暗,患者容易在黑暗中摔倒,可以改变装修风格,或者尽量保持所有房间、走廊、楼梯的充分照明。

平时建议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不要穿不合脚的鞋子、太紧的衣服和裤子;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体力劳动;

如果双手麻木,使用剪刀、刀具等尖锐物品时要非常小心,以免伤到自己。

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脚麻木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停药几个月或一年内可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终身[7]。早期干预和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止此类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