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有轻度残余黄疸怎么办?

临床上,少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常经治疗,肝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但仍有轻度血清胆红素、尿黄及轻度巩膜黄染,有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目前认为,各种病毒性肝炎在治疗后期均可出现残留黄疸,尤其是乙肝患者,与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存在有关。个别处于恢复期的肝病患者,胆色素生成活跃或再生旺盛,如果肝脏内胆汁引流再次轻度受阻,也可引起黄疸。此外,部分毛细胆管表面肝细胞膜通透性异常,导致肝细胞内胆汁淤积,胆汁中水分吸收过多,形成胆汁血栓,胆汁淤积,肝细胞受损。中医认为,残黄的病机是因为肝喜降泄,邪则郁滞。有的患者可能长期情绪激动,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导致血瘀。此外,肝病晚期患者多因久病体虚,湿热交结而发黄,即湿热未尽,脾胃之邪积于脾胃,黄疸不易消除。针对以上原因,患者不要急躁或担心肝病加重,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除了积极抗病毒治疗外,还可以用清湿热、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的中药治疗。湿热可消肝气,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