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失眠分为四种。想要睡得好,分类治疗很重要!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失眠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饮食不佳是失眠的原因之一。“胃不和则不安”,如果嗜肥甘、辛辣刺激导致痰热不耐,或者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出现饱胀、疼痛、呃逆、烧心、反酸等症状,晚上就睡不着。现代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肝气郁结于内,热久化阴;或者想多了,烦了,会消耗伤心血;长期熬夜也会扰乱心智。作息不平衡也会导致失眠,“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现代人多久卧多久坐,气血不能正常循环,停滞在体内;同时脑力劳动过多,消耗气血,影响精神,导致失眠。另外,病后如果调理不当,不仅会消耗正气,还会导致邪气郁结,出现心肝血虚、脾肾亏虚而失眠。

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引发很多疾病,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可采用中医、针灸、按摩、药枕等中医方法防治失眠,以达到养心安神、助眠安神的功效。

分类和处理

失眠在古代常被称为“目不转睛”、“不眠不休”、“不眠不休”。失眠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心脾两虚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精神疲劳、四肢乏力;饮食枯燥,食欲不振;脸色蜡黄或苍白。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推荐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药膳推荐:黄芪当归乌鸡汤。也可以用山药、红枣、莲子煮粥或煲汤。

肝火亢盛型

症状:失眠、急躁易怒,甚至彻夜不眠;胸闷、胁痛、口渴、食欲不振、口苦口干、目赤耳鸣、小便黄、大便干燥。

治疗:清肝泻火,宁心安神。

推荐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药膳推荐:夏枯草、金银花代茶,或栀子、菊花代茶。

阴虚内热型

症状:心烦意乱,心慌;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心烦发热,口干咽燥。

治疗: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推荐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药膳推荐:黑豆老鸭汤。还可以多吃黑芝麻、桑葚、枸杞等。

饮食停滞型

症状:上腹部胀满,口苦口臭,有时疼痛,恶心伴呕吐;心烦,尿黄,大便干燥。

治疗:消食健胃,安神定志。

推荐中成药:保和丸。

药膳推荐:山楂泡水代替茶有一定的消食作用,可以适当饮食,多运动。

其他疗法

此外,针灸、药枕、耳穴压豆也有一定的防治失眠的作用。

针灸

针灸对失眠有显著疗效。常用于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安眠、百会等。阴虚火旺者可加太溪,肝郁气滞或肝火过盛者可加太冲,饮食停滞者可加足三里或丰隆。

医用/草药枕头

药枕在治疗失眠方面也是非常常用的。中医认为,头是所有阳气和聪明之宅的会,所有的气血都聚集在头上。头部与全身的穴位紧密相连。使用中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达到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理阴阳的目的。

如将菊花200克、决明子200克制成枕芯,清香舒适,使人容易入睡,有提神、镇静、安眠的功效;或灯心草150克、磁石30克、何首乌100克、合欢花100克制成药枕,具有安神宁心、潜阳的功效。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主要在于疏通经络,协调阴阳。

常用的耳穴有神门、皮质下、神经衰弱、心、肾等。每天3 5次,每次2分钟左右,持续3天左右。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具有多样化、全方位、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通过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