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泡脚适合用什么药?

冬天气温低,泡脚不仅能驱寒,还能疏通经络。冬天泡脚,可以在水里加点药材,效果更好。我们来看看冬天泡脚适合用什么药。

1生姜祛寒

生姜属于中医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毒副作用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可以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姜泡脚不是说用热水泡一会儿姜,一般需要15?生姜30克(约半片中等大小的生姜),拍平,锅中加入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约10分钟。煮好后,将姜水全部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感觉不烫为宜)。泡脚时,水不要过脚踝。泡的时候最好搓搓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很多都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挥发。半片姜的量就是普通家庭泡脚用的盆里的水的量。如果泡脚用水量大,或者怕冷症状较重,可以适当增加生姜的用量。用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暖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一种性平、味苦、无毒的药物。具有回阳、调理气血、祛湿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称?医用草?。用艾草泡脚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对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咳出白痰的人非常有益。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差不多,一般取30?干艾草50克(一把)水煮泡脚,煮法同上。

3肉桂膨胀

桂皮,又名肉桂、桂皮或桂皮,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都有温肾壮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可以缓解肾病引起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是由肾功能问题或疾病引起的水肿。一般先发生在松弛的组织,如眼睑或面部、脚踝、踝部,早晨起床时最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区域的皮肤会导致抑郁。若发生肾源性水肿,可用花椒、肉桂各15g(一把或一小块)煮沸后泡脚,煮法与生姜相同。用这种方法连续泡脚,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水肿症状从身体下垂部位(如腿部)开始,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心脏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用上面提到的生姜开水浸泡,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