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成分的研究

植物提取物是指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整株植物或部分植物)中提取或加工出来的物质,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他目的。和林生物

植物提取物产业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是介于医药、精细化工和农业之间的边缘产业。其定义如下: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在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的情况下,定向获得并浓缩植物中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的产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产品概念比较宽泛。根据提取植物成分的不同,有苷类、酸类、多酚类、多糖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都形成了;根据最终产品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提取物、粉末、镜片等。

基于各国的立法范围、概念和用法,植物提取物的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接受和认可的,也是各国传播草药的共同表达。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量早在1999就已经超过了中成药。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市场前景广阔,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我国植物提取物一般为中间产品,目前应用广泛,主要用作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用于提取的原植物种类也很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有300多种。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200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是依靠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来对抗疾病的。几乎所有的主要文明古国和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体系,其中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也最大。可以说,中国的中医体系是古代医学的最高表现。

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化学药物和新的生物药物。二战后,整个药学,从研究技术、生产技术到专业管理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相对停滞的植物药也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获得了新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植物药制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基础的提取和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量化的现代植物药。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展示了其相继产生的时间顺序,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就像化学药品不能取消天然药物,生物药物也不能取消化学药品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地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植物提取物和现代植物医学在概念内涵上是重叠的,包含了彼此的部分内容。现代植物药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为基础的,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主要原料和成分;但有些品种的植物提取物直接入药。目前国际上对植物药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西方习惯称植物药为自然药。天然药物是指所有来源于自然界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无需化学治疗。中药和植物药应纳入其范围。

德国现代植物药是指治疗中选用的植物提取物,可以是全草提取物,也可以是提取物的一部分,通常是一种复合化学物质。从1976开始,德国将植物药定义为药物。目前,这一定义已被美国植物学会采用。

欧盟定义的植物药产品不仅仅是单一的药用植物,而是多种植物药产品的组合,含有特定的植物活性成分或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用于医疗目的的医疗产品。植物药及其制品被认为是一类活性成分或疗效尚不明确的医用制品。植物药制剂是将植物粉碎成粉末,提取、着色、油脂化或液化,压榨植物汁液进行加工,提纯或浓缩,从植物中分离出单一化合物或混合物。此时已不再被视为植物药,而被视为阿托品等化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