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有多少种中药材?
贵州省有5300多种中草药。
贵州已鉴定中药材5300多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据悉,贵州的道地药材遍布全国,品种多,储量大,被誉为“天然药物的宝库”。
药材种植及产量:
2018年,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684.2万亩,产量1.575万吨,拥有新邦、百灵、白一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9家。
到2020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870万亩,产量超过200万吨,培育中药材种植大县20个,超过654.38+万亩。
从对种植业的贡献来看,中药材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9.8%,对种植业的贡献率为8.7%,拉动种植业增长0.8个百分点。是推动全省种植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之一。
从单品规模看,天麻、杜仲、太子参、石斛、金银花、钩藤、砂仁等7个单品,种植面积654.38+万亩,占年末全省中药材实际面积的49.0%,接近全省中药材的一半。
从单品发展速度看,年净增超过654.38+0万吨的单品有6个,分别为党参、天麻、白芨、钩藤、太子参、砂仁,同比增速分别为145.4%、116.5%、47.1%、38.0%。
贵州道地药材品质丰富。目前,全省人工栽培中药材160多个品种,贵州道地中药材95种,56种中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安龙白芨、范静黄精、赤水金钗石斛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基本形成。开发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孢子油、天麻胶囊、天麻面条等特色保健品和旅游产品畅销国内外,赫章半夏、施秉太子参在全国市场具有定价权。
贵州无闲草,夜郎是灵丹妙药。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造就了贵州中药材的道地品质,使贵州成为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地之一。
“十三五”以来,贵州坚持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发展理念,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省领导牵头的12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