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喝中药等于慢性中毒?专业药师告诉你这样喝!

很多人误以为中药性质温和,副作用小或没有。事实并非如此。就是三味药,特别是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药。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伤脾胃。汤剂服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和治疗效果。

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

治疗肝病和肾病的汤剂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

治疗心肺胸膈的汤剂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

比较服用特殊药物的时间:

消化类药物应在服药前少量食用,以助疗效;

杀虫剂应在早晨空腹服用,服药前喝些糖水可提高杀虫效果;

排便后立即停药;

睡前应服用抗抑郁药和抗衰老药物;

安眠药要在睡前2小时服用;

疟疾药物应在发病前2小时服用。

紧急用药没有时间限制。慢性病服用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果出汗困难,可缩短用药时间,以利出汗。

药物温度

汤剂的温度与其药性有关,一般以温服为宜。

但解表散寒、活血通络的药水要趁热服用;

治疗发热的退热止呕药应在药液冷却后服用。

保质期?

专家建议,为了安全起见,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在冰箱内保存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汤煮好后,往往要在室温下存放半天才能带回家冷藏,这样会加速汤的变质;另一方面,如果汤剂中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性中药或熟地黄、黄芪等含糖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如果发现药液袋膨胀、气味变化、药液起泡等异常现象,则为变质,不能服用。

用药方法

一般煎服。还有一些特殊的中药需要特殊的给药方法,如溶解、用热液体溶化、用水冲服等。

中药也是药,所以吃药一定要科学,不能乱吃,否则有害。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