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有效治疗

痛风治疗分为三个部分:

尽早控制和缓解急性关节炎症;

通过降低血液中尿酸的含量,防止尿酸在组织中的进一步沉积;

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减少由其引起的严重关节损伤和肾功能损害。

一般疗法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的防治,在日常生活管理的部分可以看到。

药物

急性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建议尽早(一般24小时内)进行抗炎镇痛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抗炎镇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时不给予降酸治疗,但已服用降酸药物者无需停药,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发作时间延长或复发。

1.非甾体抗炎药通常对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有效。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和依托考昔。疼痛和炎症缓解后,应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防止症状再次出现。

2.秋水仙碱是一种传统的治疗药物。痛风急性发作期间,非甾体抗炎药禁忌者,建议单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小剂量秋水仙碱(1.5mg/d~1.8 mg/d)有效,不良反应少,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

3.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禁忌,肾功能不全。痛风急性发作期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30mg/d,3天),疗效和安全性与非甾体抗炎药相似。

此外,还可以用其他镇痛药、休息、夹板固定、冰敷来缓解疼痛。

间歇性和慢性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次/年)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患者应进行降尿酸治疗,患者血尿酸水平应控制在260 μmol/L(6 mg/dl)以下,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应参考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采取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例如,建议使用别嘌呤醇或布地奈德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和丙磺舒被推荐用于促进尿酸排泄。

别嘌醇:从50毫克/天到100毫克/天,最大剂量600毫克/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

非布索坦: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从20 mg/d至40 mg/d开始,最大剂量80 mg/d,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和腹泻。

苯溴马隆:初始剂量为25毫克/天,最大剂量为100毫克/天..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以及罕见和严重的肝毒性。

丙磺舒:初始剂量0.5g/d,最大剂量2g/d..对磺胺过敏的人禁用。

同时建议在降酸治疗初期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d ~ 1mg/d)3 ~ 6个月,防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