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真空拔罐器需要注意什么?
1,使用前确保气体畅通
使用前,应将罐体上端的阀杆向上抬起,以确保气体流动顺畅。
2.选择正确的穴位
根据病情选择穴位。选穴时可以参考选穴图中标注的穴位。
3、选择合适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盆和舒适的姿势可以分为四种姿势:坐姿、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情况,选择不同的拔罐手法。中医拔罐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持罐法(拔罐器在待拔位置吸拉后停留一定时间)、闪罐法(拔罐器在治疗部位吸拉,以快速持罐发出响声不留痕迹为宜)、走罐法(拔罐器自上而下反复吸拉,直至皮肤发红)和刺罐法。这是使用真空拔罐器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有技巧的一环。
5、调整负压
枪口罩住罐体上端的阀杆后,垂直拉起拉杆4次左右,达到合适的负压。使用后提起易拉罐时,轻轻提起易拉罐上端的阀杆,易拉罐即可取出。
6、调整到患者的耐受程度。
负压枪口轻轻罩住罐顶活塞后,垂直快速提起拉杆数次,直至拔罐内皮肤鼓起,患者可耐受。
7、特殊部位不能直接拔罐。
连接器可以用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比如脊柱和腰部)。连接器的安装方法是:先将连接器一端的连杆大端与备用前口的大孔连接,再将另一端的连杆小端与负压枪口连接,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将前口与带有拔罐活塞的一端套在一起,再将拔罐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
8、用易拉罐清洗后。
罐头用完后,用医用酒精或消毒剂擦拭,不要煮。走罐时不要用红花油做润滑剂,以防罐被损坏。
操作真空拔罐器需要注意什么?
1,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拔罐了。
2、取罐时注意手法,不要强行拉罐和拉、转。一只手将易拉罐向一侧倾斜,另一只手按压皮肤,使空气通过缝隙进入易拉罐后取出。
3.罐子拉出来后不要移动体位。使用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宜安排得太近。
4.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滴、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属于正常治疗反应。那些有轻微水泡的人只需要防止皮肤发炎并等待其自然吸收。当水疱很大时,往往提示病情严重。消毒针可以用来击破水疱根部的水,从而对纱布进行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