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祛湿解毒的中药配方
一种小儿祛湿解毒的中药配方
1,祛湿汤,功效:湿毒。材料:炭母30g,木棉15g,桑叶15g,杭菊15g,布渣叶15g,荷叶15g,茯苓15g,芡实15g,扁豆65433。做法:水煎服,服五剂。
2、艾草茶,功效:解毒清热,湿热,湿毒。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皮肤红斑热毒、湿胃肠热毒、肛门热毒等。配料:香菇(一两)、金银花。(一两)、夏枯草(一两)、生地(一两)、土茯苓(一两)、绿豆(二两)、水(12碗)。做法:所有食材加水,一起炒到4碗。
3.如果以湿毒为主,则出现肝区隐痛、上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口淡、大便稀稀、舌苔厚或腻等症状。主要目的是祛湿、解毒、保肝。可以用野生灵芝10g,白术10g,瘦猪肉50g做成汤喝。或者用生薏苡仁100g、山药20g、炒扁豆20g、鲜鸡爪100 ~ 150g做成汤饮用。
婴儿祛湿排毒食疗。
1,菝葜中国壶刺
材料:土茯苓50g脊骨1 kg。
做法:脊柱飞水待用。砂锅烧开8碗水,将食材煮3小时。
这种汤也可以被咸宜的老老少少和1岁的婴儿饮用。
小贴士:土茯苓第二次喝味道最好,所以喝完这个汤,记得把土茯苓留在汤渣里,第二天再煮。味道不错。
2、清热祛湿汤
清热祛湿汤(2-3人)
适用于去骨火、祛湿、清热解毒。
材料:茯苓250克,葛根250克,红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块,葛根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锅中,小火炖3小时。
3.给配料除湿
西洋参:寒性食物吃多了导致脾虚,可以喝西洋参茶,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荷叶:荷花的鲜叶,晒干后使用。除了祛湿利尿,还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白艺:是菊科植物,其根用于食疗。具有健胃强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无力、食欲不振。
土茯苓:土茯苓为白色科植物,其根入药。有促进体内水流、利尿、安神的作用。
薏苡仁:即主要负责祛湿的薏苡仁,也有消除水肿、益肠胃的功效,利尿作用强。
木棉:有祛湿清热的作用。
茅根:白茅根是利尿除湿的好材料。
4.健脾祛湿汤
(2~3人)
配料:山药(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香茶菜10克,猪胰腺(猪的十字月)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将山药、土茯苓、香茶菜、猪肉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再转小火1小时即可饮用。
婴儿祛湿排毒偏方
泥鳅豆腐汤
材料:鲜豆腐100克,泥鳅若干。
做法:将泥鳅放入锅中,养至1?2天后取出,宰杀洗净,切成3.3块?厘米长,还有豆腐* * *在锅里,加适量的水,煮到熟,吃泥鳅豆腐喝汤,每天1次,每次1小碗。可用于急慢性重型肝炎,并能降低转氨酶。
鸡骨草枣猪肉包
原料:鸡骨草30g,蜜枣7、8个,瘦肉100g。
做法:加适量水煎服,用少量盐调味,去渣,吃汤和肉,每日1剂。本方具有清湿热、解毒退黄、扶正护肝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明显的急慢性肝炎。
天黄集蜜枣煮干宝
材料:田基黄30克,蜜枣7个?8块,猪肝100g。
做法:将猪肝切块,清水煎服,加少许盐,将猪肝煲汤食用,具有清热利湿、祛瘀解毒、扶正护肝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明显的急慢性肝炎。
茅根猪肉
原料:瘦猪肉250克,白茅根250克。
做法:将草根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去渣,再放入瘦肉片,煮汤。肉煮好后,加入调料,吃肉喝汤,每天两次,每次一小碗1。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水母和野人
材料:新鲜海蜇150克,岐伯250克。
做法:海蜇洗净,洗净,去皮切片,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煲汤。每天2次,每次1小杯。治疗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虎杖蜂蜜
原料:虎杖根500克,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
做法:将虎杖、五味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半小时,水量以浸没为度。中火煮沸后,小火煎半小时,取汁150ml,加水取汁150ml,弃渣,将第一、二次煎液连同蜂蜜一起倒入大砂锅中,文火煎5min,冷却后装瓶备用。一天三次,每次5次?10毫升;饭后用开水冲服,疗程1两个月。具有扶正、柔肝、解毒、化瘀、止痛、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
四红汤
材料:红小豆60g,带皮花生仁30g,红枣10,红糖2勺。
做法:先将红豆、花生洗净,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小火焖分钟,再放入洗净的红枣,继续焖30分钟,至菜脆烂即可。l一天一剂,服用时加红糖,早晚两次食用。具有滋养肝血、健脾利湿、清热消肿、利湿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
玉瑾清肝茶
原料:郁金(醋制)10g,炙甘草5g,绿茶2g,蜂蜜25g。
做法:四料加水1000 ml,煮沸10分钟,取汁。每天1剂量经常喝。具有疏肝解郁、利湿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患者。
红豆冬瓜汤
材料:赤小豆60-80克,带皮冬瓜250克?500克。
做法:一起喝汤,每天1剂,分几次服用。具有消炎、利尿的作用。适用于肝硬化及少量腹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