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格言
2.人们患有许多疾病;但是,医生的病很少。
3、恶热不热为虚。
4、痢疾无济于事。
5、法律不是仲景,而是内经。
6、它在皮肤里,出汗。
7.阳虚为外寒,阴虚为内寒。
8.世界上没有不治之症,有治不好的医生;医学没有替代品,也有替代不了的人。
9、邪合,其气必虚。
10,初病在经络,久病在络脉。
11,风为百病之长,头为万阳之会。
12,黄苔腻热于肝胆,黄苔燥热于脾胃。
13,用黄芪栽培,用白术晒干,为什么不去气健脾。
14,正气存内,邪不可为。
15,滋阴不在血液,在津液和汗液。
16,阴平阳为密,灵为治。
17,针灸拔罐,一半以上的病都治好了。
18,最虚拟的地方就是容忍邪恶的地方。
19,天冷,夜烦躁,饮食不在,正所谓:阴阳交错必亡。
20.停水停船,加水开船。
21,在汗的防御中,可以清气到气,进营的时候还可以通热。
22、强水之主使阳光,益火之源消阴影。
23、血是病,上焦血瘀小便难,下焦血瘀小便利己。
24、湿热毒火,先看肝经。
25、足太阴痰厥头痛不能用半夏治疗,眼黑头眩晕和风中不足。
26、口渴喜欢喝凉的,腹中有热,口渴喜欢喝热的,腹中有冷的。
27.在顶端之上,只有风能到达它。
28、老公肝的病,用酸补,用苦助,用甜药调。
29、火移风生热,筋疲脉急,风炽,惑乱。
30、肝阳亢盛,水不含木。
31,热盛,咸寒宜治。
32.不治病,就不会生病。不治则乱。
33、石膏梁之变,满大鼎。
34、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35.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36.风中受伤者先遭殃,湿中受伤者先遭殃。
37、白天清静,夜晚发热,烦躁,也困在阳下阴中。叫做:热入血室。
38、经络麻痹。
39.要南风,先开北窗。
40、恶寒有分,证据有分。
41,夜凉,昼静,说明阴血旺于阴。
42.夫治病,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固脾。
43、人体只是里外,气血只是虚和实。
44.没有阳就尴尬,没有阴就呕吐。
45.杨桐不是在取暖,而是在撒尿。
46.大胆而小,睿智而圆。
47、专注如鸿毛,不易。
48、救疾而诊疾,至心深处,细察其形,不可失之。
49、热在焦,气伤则渴。
50、温病由脉,伤寒由病。
51,看肝的病,知道肝传脾,先健脾。
52.胖人头晕气少痰多,瘦人头晕血少火多。
53、麻属气虚,木属血虚。
54.生病前赶紧去上班。
55、其实虚妄的话,空的是郑声。
56.自大则害人,被人所制。
57.牙疼时间长,腿疼时间短。
58、脉空贼恶。
59、五脏之伤,穷必达肾。
60、通则不痛,痛则无理。
61,白天发热烦躁,晚上发热烦躁。是无阴重阳节,急泄其阴,重补其阳。
62.不知道怎么办就错了。
63.形不足则以气温,精不足则以味。
64.勤求古法,博采众长。
65、发汗呕吐三法。
66、夜静,天冷,说明溢于阳。
67、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无物,真气从之,守之以灵于内,安之以病。
68、一切血液病,轻昼重夜,一切气机病,重昼轻夜。
69、突发性耳聋是真,长期性耳聋是虚。
70.久病不寒,急病不热。
71,头晕无痰,止渴无火。
72、外面冷,气温会散;内生寒,温热必补。
73.因气而饮水,非因血而饮水。
74.大毒医十至六,投毒医十至八。
75、久病必滞,久病必虚。
76、皮疹为太阴风热,痰为阳明火毒。
77.脑是元神的府,心是藏神的脏腑。
78.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79.清肝必降火,清心必化痰。
80.内心不强大,就会生病。
81.邪气温煦,先攻肺,逆传心包。
82、苦、香、淡、湿。
83.无热恶寒者在阴。
84.其实中气病在阳明,中气不足病在太阴。
85、发热恶寒是阳引起的。
86、从阳到热,从阴到寒。
87、久病生痰,怪病生痰。
88.抗敌者存,去恶者靠义。
89、金水出世,子盗母。
90.脾为痰之源,肺为痰之储器。
91,肠痈不嫌早,肠瘾不嫌晚。
92、手心肚里热,手心肚里凉。
93.引龙入海,引火回源。
94.肚子里肿,心底下肿,有形无形。
95、水精为四织,五经并行。
96.生病了,戏份就多了,夜深人静。就是阳病有余,气病未病。
97、天热,夜静,阳气自足。
98、直到血直,必须凉散。
99.看医学大纲,无非“方药”二字。
100,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101,痰多者,宜温药。
102,作恶者,从失看。
10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104.舍其穴而不舍其经。
105,恶寒不寒为热证。
106,内热烦,外热燥。
107,胃喜凉,脾喜温。
108,胃不吐,胆在吐。
109,上燥主气,中燥增液,下燥主血。
天麻不能去掉。
111.中药无效,不能加工。
112,火会发光,木会发光,金会发光,土会发光,水会发光。
113.冷饮会损害肺部。
114,除恶不犯错误。
115,木敲,木倒土。
116,升降进出,应有尽有。
117,热在燃烧,血伤不渴。
118,侵犯胃中部就是晕厥。
119,慢性疼痛无冷,突发性疼痛无热。
120,冬天不用栀子,夏天不用麻黄。
121,四季脾旺不受邪。
122,上升脉中,防御脉外。
123,知其要领,一言以蔽之;不知道是什么,没完没了。
124,全火症,急躁潮热,全水症,疑病心悸。
125,上医没得病的病,中医想得病的病,下医得病的病。
126,虚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27,寒阴在内,治宜甘热。
128,病不辨则无治,病不辨则无治。
129,疖子先出血,内毒为寒泻。
130,所有气病用气药无效,越少左胸回血循环痊愈。
131,夜晚有病的地方,戏剧会增多,白天会安静,说明阴病有余,血病未病。
132,少阳属肾,肾与肺相通。
133,留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命。
134,满月不补,月亏不泻。
135,耳聋传肺。
136,人体上没有痰液倾泻,世间也没有水倒流,所以痰不治,气治。
137,肿脸是风,肿脚是水。
138,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139,冷就是冷没有水,热就是不热没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