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是什么?

莲子(本草经笔记)

不同名称:莲藕、水之丹(经典)、莲藕(郭璞《尔雅注》)、泽之(纲目)、莲子(山西中医志)。

来源是睡莲科莲的果实或种子。

植物形态学荷花(别录),又称:荷花(《诗经》)、芙蕖(尔雅)、芙蓉、水芷(《崔宝古今笔记》)。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根茎粗横,表皮黄白色,节收缩,有鳞片和不定根,节膨大,内侧白色,有多根纵管。

叶盾形,高出水面直径30 ~ 90厘米,四周略呈波浪状,顶部深绿色,光滑有白粉,底部浅绿色:叶柄嵌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可达1 ~ 2米,表面散生刚毛。

花梗等于或稍高于叶柄;花大,单个,顶生,直径12 ~ 23 cm,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绿色,小,早落;花瓣多数,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由外向内逐渐减少;雄蕊多数,早落,花药线形,黄色,药隔先端形成一棒状附属物,花丝纤细,着生于花托下;大多数心皮埋在花托里,花托呈倒锥形,顶部平坦,有20-30个小孔。每个小孔都有1的椭圆形子房,花柱很短。花托在果实中生长时,呈海绵状,俗称荷花,长宽5-10 cm。

坚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 ~ 2.5厘米,果皮坚硬,似皮革;里面有1粒种子,俗称莲子。

花期7-8月,果期9-65438+10月。

池塘里生长的或人工养殖的。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这种植物的细根状茎(莲藕)、粗根状茎(莲藕)、根状茎的节(莲蓬)、叶(荷叶)、叶的基部(荷叶蒂)、叶柄或花梗(莲蓬)、芽(莲花)、花托(莲蓬)、雄蕊(荷叶)和种皮(莲衣)。

秋末冬初采莲房,取出果实晒干;或者收集掉在水里沉到泥里的果实,洗净晒干。

或者除去外壳并干燥。

霜冻陈化后外壳呈灰黑色的石莲子称为石莲子;去掉壳的种子叫做莲子肉。

药材①石莲子(别录),又名甜石莲、壳莲子、皮莲子。

呈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5 ~ 2厘米,直径0.8 ~ 1.2厘米。表面呈灰褐色或灰黑色,去除后稍有光泽,可见密集的光点。顶部有一个小圆孔,基部有一个短果柄,果柄旁有一个圆形的棕色突起。

坚硬,不易折断;果皮厚约65438±0mm,内表面红棕色。

一个内在的种子,即莲肉。

无气,涩,味甜。

最好是黑色,饱满,厚重,坚硬。

②莲子肉(纲要),又称石莲肉(方菊)。

呈椭圆形,长1.2 ~ 1.7厘米,直径0.7 ~ 1.2厘米。

果皮红褐色或黄褐色,有纵向条纹,紧贴种子,不易剥落;一端有暗红棕色乳头,有很多裂纹。

有的种子去皮,表面黄白相间,有2粒仁,厚而硬,装腔作势,中间有很大的空隙,里面是绿色的胚芽(莲子心)。

无气,味甜微涩。

最好是大的,饱满的,整齐的。

主产于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

湖南产品最好,福建产量最大。

此外,山东、安徽、山西、河南、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也有出产。

化学成分含有大量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16.6%,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钙0.089%,磷0.285%,铁0.0064%。

豆荚含有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黄心苏宁氧化物和N-去甲罂粟碱。

黄心舒宁氧化物具有抑制鼻咽癌的能力。

它可以加工去除所有杂质,或粉碎,去皮和使用。

或将莲子放入锅中煮熟,切好,去皮,晒干。

性味甘平。

①经典:甜美平淡。

②“本草”:味甘涩,气平寒,无毒。

3“本草返老还童”:味甘,性微凉,无毒。

④生活情趣饮食谱:新鲜人甘平,干燥人甘温。

经络入心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物性质说明》:入心、胃、膀胱经。

②《本草经》:入太阴、阳明,从少阴经入手。

③新版本草:入心、脾、肝、肾。

适应症——莲子的功效是养心、肾、脾。

涩肠。

治疗夜间嗜睡、遗精、淋证、慢性痢疾、虚泻、崩漏白带。

石莲子还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口痢。

(1)经典:主补,养心,益气。

②坑咒:五脏主虚,伤中气尽,益十二经脉气血。

3《本草》:使其黑,而不老。

4《医者心镜》:解渴除热。

⑤《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

治疗腰痛,射精。

⑥《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止浊。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⑧纲目:心心肾,厚胃肠,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益耳目,祛寒湿,久停脾沥,红白浊,妇女因带下而患各种血液病。

⑨《本草纲目》:清心除烦,开胃饮食,治痢疾淋证。

⑩《趣味生活饮食谱》:越是止呕,越是忍不住。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4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

宜忌满胀、大便干结者,忌服。

(1)《本草》:生而腹胀,业而呕。

②纲要:茯苓、山药、白术、枸杞好。

③《本草纲目》:大便干结者勿服。

④生活情趣饮食谱:疟疾、黄疸、营养不良、痔疮、气滞胀痛、溺便秘、消化不良、初产妇均为禁忌。

方案一:治慢性痢疾:二两老莲子(去心),为末,每服一元,调老米汤。

(《食一德小方》)2治泻不宜食,俗名口痢:鲜莲肉一两,黄连五钱,人参五钱。

在水中油炸,小心地啜饮。

(《本草经》)③治口痢:石莲去壳,合肉,研细末。

两分钱,米饭和饮料。

(《101选方》)④治心火、湿热、涩赤尿、淋证、遗精:黄芩、麦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炒)各半,石莲肉(去心)、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半。

归档并分散。

每三钱,麦冬片十片,水一盏半,煎八分,饭前服用。

(方菊《清连馨子饮》)⑤治心经虚热、尿浊:石莲肉(连欣)六两,炙甘草一两。

细粉。

每次两元,汤是降的。

(《任斋知止方》莲子刘一汤)⑤治尿浊遗精:莲子肉、益智仁、龙骨(五色)均分。

顶端在最后是好的。

每次两元,空心用黑米饮料调。

(《奇方》莲子肉粉)⑦补虚损:莲子肉不多(去皮),用好酒浸泡一夜,放入大猪腹中,加水煮熟,取出烤熟。

上面很细,酒糊是药丸,如鸡头。

每次吃五七十粒,饭前送温酒。

(《医学发明》水芷丸)8治后胃气虚弱,不必水谷:莲子肉、粳米各炒四次,茯苓各炒两次。

* * *是结尾,糖是勾兑的。

每两份,白汤一份。

(《蔡氏三书》中的莲子肉饼)9肠胃不适的处理:石莲肉为末,加些豆蔻粉,热拌米汤。

(《仁斋止脂方》莲子粉)主治产后胃寒,咳嗽,呕吐,或腹胀:石莲肉两半,茯苓一两,丁香五元。

顶部是底部。

每次两元,不分时间,用姜汤或米汤喝,一日三次。

(《妇方》石莲散)

大师论述①《纲要》:莲花味甘,性温涩,性香,收之可口,为脾之果。

土为元气之母,母气和谐,津液互补,神自生,老久也是对的。

从前心肾不交,劳损白浊,有清心莲子饮;滋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连丸都有这个原理。

2《本冯静元》:石莲子,此莲比莲房更老,坠入泥淖,久黑如石,故名。

是热毒口痢的特效药。

.....补脾阴,消热毒。但一定要配合人参的大力促胃气,这才是唯一的应对之道。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胃气虚寒,口不能食,也是膈肌。

(3)《药解玉蜀黍》:莲子味甘,性平,对脾胃非常有益,但涩性最适合滑入屋内,遗精便溏,效果非常好。

④《药林简编》:莲子,去皮去心咀嚼,对人最有益处,能除烦止渴,收敛精气,调理血液循环,止梦遗,调寒热。

烹饪只治脾泻、慢性痢疾、胃厚,却降低了心肾功能。

剥多了就没有涩味了,功能只是补脾。

⑤《重庆唐杂文》:莲子,心连心肾,不可分心,可滞。

⑥《王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能抑虚。如果恶心是因为胃气不足,则气不能冲。但是,每天吞服干莲子总比其他药物好。

胃气虚弱的人经常服用于之丸,它可以使人肥胖和健康。

至痢之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用黄连解其邪,即用莲子抚慰其胃。

这家餐馆的石莲全是假的,但苦味会伤胃,所以一定不能用。

但鲜莲子炒,香而不浑。安神养胃的作用独一无二。如果没有鲜莲子,也可以用干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