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的药用价值

作为药用植物,可治疗跌打损伤,具有祛风湿、通经活血、解毒消炎的功效。全草入药,根能祛风消肿,舒筋活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茎叶有发汗、利尿、通经、活血作用;治疗肾炎水肿。全草煎剂加水洗治疗风疹瘙痒。全草含黄酮类、酚类成分、鞣质、糖精;种子含有氰苷。,是荨麻科植物的根茎或全草。从春天到秋天收集全草或根,新鲜使用。

根,茎和叶和果被用作药。根:甘、平。

茎叶:味甘,微苦,平。

根:祛风、利湿、活血、化瘀、止血。

茎叶:祛风利湿,舒筋活血。孕妇禁用。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性温,味苦。

②浙江常见民间草药:性温,味淡。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证、带下、痈肿、治毒。

①《唐本草》:治水肿、脚气、利小便、祛痰成瘾、消积消疖肿。

②《本草纲目》:浇汁使人呕吐,既致胸膈有痰,又治小儿疟满。

(3)植物名称及事实考证:常用于治疗筋骨,对女性有调经作用。

④《岭南集药录》:治淋证,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医志》:治妇女白带厌食。

⑥《本草》: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理学:治痢疾、蛇咬伤。

活血化瘀,消肿止咳。治疗跌倒、扭伤、腮腺炎、闭经和咳嗽。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载:根茎,治骨折;茎叶,治咳嗽。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止咳。

根源:风湿痛、头风、腰腿痛、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积病;咯血;吐血;风疹瘙痒;疼痛和肿胀。茎叶:风温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风疹瘙痒、丹毒、疮肿。果:疣糜烂。外用:捣固。内服:煎服,鲜1 ~ 2两。

根,口服:煎服,9 ~ 15g,鲜,30 ~ 60g。外用:适量,捣实;或者油炸洗净。茎叶,内服:煎服,9 ~ 15g,鲜60 ~ 120g。外用:适量,捣实;或煎煮、洗涤;或者打磨修整。水果,外用:适量,捣碎敷用。

临床应用:肾炎水肿:中草药30 ~ 60克。用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化学成分:三白草叶含有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槲皮苷-3-l-阿拉伯糖苷、金丝桃苷和芦丁。茎和叶都含有可水解的单宁。全草含水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甲基正壬基酮。

⑴5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⑵本品含扁蓄:v0.5mg/kg,对麻醉犬有尿利用作用,尤其是加大剂量时。在大鼠体内,无论ig还是sc,34mg/kg都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强度不及氨茶碱,但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

⑶本品叶中所含的金丝桃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大鼠植入羊毛球,20 mg/kgip * * *每天7天,可显著抑制炎症过程,并有较强的止咳和眼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可能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