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欣·佐伊。花湖之旅第三天-拉珍的家

一大早,我们去了卖土特产的店,等大家满载而归,我们就到了藏族拉珍的家。

拉珍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女人。和我们想象中的藏族人不一样,她皮肤黝黑,脸上有高原红。大概就是她现在生活好了,不需要自己放牧的原因吧。我夸拉西珍的耳环很漂亮,她骄傲地说是老公给他做的。

我们一群人在Rajan的带领下走进了她的院子。院子的一边种上了蔬菜,菜园周围还建了一道矮墙。矮墙周围种满了格桑花,插上了祈祷旗。在院子的另一边,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房子是两层小楼,楼顶有个卫星锅接收信号。Rajan说他们也有网络,但是信号不稳定,所以有时候会用这个信号接收器。

进入一楼客厅,拉珍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男的坐沙发,女的坐凳子,因为藏族是男尊女卑的民族。

客厅中间有一个炉子,炉子上烧着水,所以房间还是很暖和的。我们一坐下,Rajan就开始向我们解释她的家庭和西藏人民的智慧。

拉詹说,室内供奉佛像唐卡的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因为拉詹说只有佛给人拍照,没有人给佛拍照。拍照是对佛的不敬,所以我只在外面拍了几张。

拉詹说,藏人不全是臭的,因为他们只洗三次澡。人生三浴指的是三次洗礼,出生,结婚,死亡,而且是用珍贵的中草药洗的!

家里地位最高的是拉珍的妹妹阿佳。她可以坐在村里任何一户人家的沙发上,因为她是老师。过去,西藏只有男孩才能上学。因为汉人补助贫困山区,拉珍姐有幸得到补助。从学校回来后,她成了藏区的一名教师,教藏区的孩子们。

家里还有二哥二嫂负责农活,拉珍是三媳妇。她的丈夫制作了橱柜上的银器和壁画,以及为圣母玛利亚制作的木凳。拉珍的丈夫在寺庙里学习绘画、雕塑和藏医文化,还俗归来后娶了拉珍。

在西藏,这些手艺是由男人传给女人的。这里的男孩子三岁就会被送去寺庙,大儿子不会,因为大儿子要养家糊口。除此之外,他们放学回来还会送两个儿子到庙里带老婆孩子,也会留一个儿子在庙里,这是他们的宗教信仰。每个家庭必须留下一个人在寺庙里当和尚。于是庙里就有了四弟,还有三弟两妹。

在藏家眼里,威望靠的是家里的金盆金罐,不是金的,是黄铜的,在藏民中代表慈悲。金盆是3万活佛捐的,金盆是1万活佛捐的。他们家有几千个这样的金盆和壶,供奉在二楼的佛堂里。

有人说,你傻吗?如果你有这么多钱,你可以买更好的房子,让你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为什么捐钱给寺庙?因为藏族以前是农奴制,孩子去寺庙读书,他们去寺庙生病。活佛看中了一文钱,把他们送了回去。现在条件好了,就要感恩,要回馈。活佛说,善心会用,神会送。

拉珍说,这里的老人和汉族的老人不一样。汉族的很多老人都会给子女留下很多财富。但是藏族老人只会留下三样东西,房子,土地,牦牛,其他的钱都捐给寺庙。他们认为财富多了会让孩子变懒,不苦的孩子不会甜。

拉珍的房子是她老公和二哥盖的。他们还有车和滑板车,都是自己买的。老年人不会赡养他们的子女。

拉珍告诉我们,藏区的一些山上,也就是圣山上,挂着、立着很多经幡。路过那里,就念诵心经。纳尼贝贝哄着,“申山会祝福你的。如果你看到这里和那里插着一面祈祷旗,那就是人死后葬在那里。藏民没有墓碑,只有经幡。过了几个月或者几年,经幡被风吹走了,也找不到埋人的地方了。所以今天只是清明节。他们觉得人活着就应该好好活着。人死了,灵魂没了,什么都做不了。

三天后,他们生下的孩子会带着孩子去寺庙,让活佛取名字,因为藏民是有名无姓的家族。取了之后,他们会把名字刻在一个银碗上,然后活佛会念诵和平经,为孩子的生命祈福。

拉还介绍了银器对藏民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女性。他们用银碗银筷吃饭,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净化水,鉴别一些不好的食物。

女人嫁公婆,婆婆怀孕时会给媳妇一条银腰带,根据肚子大小调整。银手镯除了美观,据说还有保健除湿的功效,还可以用来刮痧。

最后,当然,你一定猜到了,那是一个银器商场。这样的宣传其实挺好的。至少我觉得很担心,就是让大家了解藏银收藏者的文化习俗,推广藏银产业链。

即使这里的行程全部结束,我也要在晚上8点左右回到绵阳。

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旅行过。以上关于拉珍家庭和藏族习俗的资料,是我记录下来后整理的。它提供了一些信息。如果不是,我想我可能听一会儿就忘了。

这两天我在思考如何提高生活的密度和对事物感受的细腻和丰富。我觉得文字是一个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