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鉴别蟾酥的真伪
蟾酥性温,味甘,有毒。中毒的症状是高血压、呕吐、气短、肌肉痉挛、心律不齐,最后瘫痪死亡。阿托品可用于解毒。
蟾酥的作用有:解毒、消肿、镇痛、止血、停搏等。主要用于治疗痈、疔疮、咽喉肿痛,可外敷、内服。口服剂量极小,必须和其他药物一起制成丸剂、散剂、酊剂。蟾酥含有华蟾素等强心苷,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
因为蟾酥成品可分为片酥和面酥,其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将蟾酥铺在玻璃盘或竹签上,然后在阳光下晒干,形成“脆饼”;揉搓成型,放入圆形薄膜中,晾干,形成“饼”。在准备之前,一般都是用酒做的。取本品捣碎,用双白酒浸泡,搅拌成稠膏状,取出放入盆中,用纸密封,通风处晾干,研成粉末。
蟾酥用途广泛,广泛用于出口。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介绍如下:
(1)正品:面饼呈扁圆或铁饼状,直径3-7厘米,厚0.5厘米,边缘略薄,中间略厚;表面光滑,茶褐色,坚硬坚韧,不易折断,半透明;有光泽,微微胀气,初尝后有持久的辛辣感,粉嗅之为喷嚏。断面稍有水涂,即成为乳白色泡沫状隆起。脆片不规则,大小厚薄不一,一般0.2厘米厚,一面粗糙,一面光滑;脆而易碎,其他性质同“面酥”无论面饼还是切片饼,最好是色泽红棕色,切面有角质,半透明有光泽。
(2)伪品:已检出若干伪品,呈褐色至深褐色,颗粒状,半透明;玛瑙研钵很难磨,颗粒坚韧。粉微微发气,尝过之后绝对没有什么独特的刺激。横截面不会溶于水,也不会像乳状泡沫一样膨胀。
(3)干蟾;去内脏的干蟾,又称蟾皮。东北和华北也有整只蟾蜍不去内脏直接晒干的。本品蟾酥含量低,每张蟾衣平均只含蟾酥2毫克,远不如真蟾有效。具有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的功效,对慢性气管炎、脉管炎、痈、淋巴结核、肠粘连有一定疗效。干蟾毒和正品蟾酥差别很大,稍长一点就能辨别真假。
除上述性状鉴定外,有条件的还可采用显微技术、理化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但需要一套专门的仪器,并需要一张标准图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