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吃养阴清肺颗粒可以吗?

"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吃养阴清肺颗粒可以吗?"不适合。养阴清肺颗粒由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和甘草组成。功能主治: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干痛、干咳、少痰或无痰。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梗阻感染引起的管腔粘膜充血水肿,使管腔狭窄的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和引流不畅可诱发肺部感染。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支气管和肺的反复感染、支气管梗阻和支气管受累,三者相互影响。同时,由于局部防御机制和清除功能的降低,反复感染使支气管壁的肌层萎缩,软骨损伤,张力降低,在管壁的外部牵引力作用下形成持久扩张。由于左总支气管细长,与气管的交角接近直角,排痰比右总困难,尤其是舌叶和下叶基底段更容易引流不畅,导致继发感染,所以左下叶支气管扩张比右下叶多见。舌叶支气管开口靠近下叶背侧支,易被下叶感染,故左下叶支气管扩张与舌叶常并存。当病变进展严重时,肺泡毛细血管广泛破坏,肺循环阻力增加,最后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因此,其典型症状是慢性咳嗽伴有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伴有大量脓痰的慢性咳嗽的量与体位的变化有关。比如早上或晚上卧床时咳嗽痰量增多,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多,一天几百毫升。如果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就很难闻。反复咯血的程度从少量痰到大量咯血不等,咯血的量有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支气管扩张咯血后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如果支气管引流不畅,痰液不易咳出,可感到胸闷不适,炎症扩散到病灶周围的肺组织,出现高热、厌食、盗汗、消瘦、贫血等症状。慢性重度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严重受损时,劳动力明显减少,稍有活动即气短、紫绀伴杵状指(趾)。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病情复杂,症状各异,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方案的确定要考虑很多因素:1。是否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反复肺部感染史,发作次数及治疗效果,如症状较轻,易控制感染,可采用内科治疗,否则应考虑手术治疗。2.考虑是否有咯血史很重要。一些所谓的“干燥性支气管扩张”通常没有很多肺部感染的症状,但可能会突然咯血。分支和扩张是一种良性疾病。今天,随着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大多数感染都可以得到控制,并可以在患病后存活多年,但大咯血会危及生命。虽然现在可以紧急寻求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大咯血或反复咯血有最好的手术治疗。3.病变范围这是决定内外科治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局限性病变可切除,病变广泛,但部分较轻,部分较重,症状明显。可以切除较重的病变以获得姑息效果。但如果两侧都有病变,且严重程度没有太大相关性,则不能考虑手术。4.对一些病例的分析表明,40岁以后,患者的病情往往可以得到缓解,并没有太大的进展。而50岁以上的患者体力差,有其他疾病,手术忍受力差。因此,对于40至50岁以上患者的手术是保守的。5.在其他病变的情况下,如良性肿瘤堵塞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切除主要是为了治疗肿瘤;肺结核导致支气管扩张(多在上叶)。此时结核病灶大部分已经稳定,不需要手术。6.一般情况和有无其他疾病,如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病变,或心肺功能差,经不起手术,只能内科治疗。7.生活、工作、医疗条件,如生活、医疗条件好,工作不太累,保守治疗后病灶可保持稳定。如果是做野外工作或者体力劳动,学生在读书,医疗条件不是很好,病灶恶化很难治疗,最好切除病灶。8.患者及家属是否同意手术扩张通常发生在儿童期,支气管和肺实质病变不可逆,肺部病变反复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力。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切除病灶。但近年来新抗生素的出现,可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相当一部分扩张病灶可以维持在“稳定状态”。患者身体健康,继续工作,手术需求明显减少。但是,认为不再需要手术是不正确的。因为胸外科手术一直是相当安全的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所以在治疗上,每个患者都要单独考虑利弊。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包括几个部分:①感染的抗生素治疗。(2)治疗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并发症,如鼻窦炎。③咯血、大量脓痰等对症治疗。④手术切除或肺移植。⑤呼吸训练和物理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这是临床医生经常忽视的。⑥特殊原因,如免疫缺陷、先天性遗传病等,在原病因无法纠正的情况下,只能采用胸科医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