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栀子花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相信我们都见过栀子花。没错,栀子花和栀子花是一类植物,但是入药的栀子花不是我们常见的栀子花,但是栀子花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那么,栀子一般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呢?

中药栀子支子

别名栀子、栀子花、栀子花、桃。

英文名FructusGardeniae

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式的常青灌木。叶对生或三叶,革质;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托叶鞘状,膜质。花在树枝顶端是单生的;萼筒倒圆锥形;花瓣呈旋转状排列,开花时呈高脚杯状或碟形;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子房1室。蒴果肉质,椭圆形,黄色,具5 ~ 8个纵翅;有很多种子。花期5-7月,果期8-165438+10月。

原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杂木林中。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9月~ 165438+10月果实采收加工,成熟时采摘,去除梗和杂质,晒干或烘干。也可以将水果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或者放入蒸笼中蒸半个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药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5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有5~8条纵棱。萼片留在顶端,另一端稍尖,有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鲜黄色有光泽,有2~3个突起的侧膜和假隔膜,内有多粒种子,种子粘合在一起。种子扁球形,红棕色,密被微小的点状突起。浸泡在水中可以将水染成亮黄色。气微,味微酸苦。

性味寒苦。心经、肺经、三焦经。

功效与作用: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于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散。

临床应用剂量为6 ~ 10g,煎服;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适量,研磨,混合或修整。用于治疗热病,如热郁于胸,心烦,抑郁,烦躁不安,睡眠不安;肝胆湿热蕴结,黄疸发热,小便短赤;吐血、鼻出血、血尿、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等。

药理研究保护消化系统;腹泻;降温;增加细胞内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消炎;能促进胆汁分泌,具有利胆、抑制血液中胆红素形成的作用;它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抗高血压、抗惊厥和镇痛的作用;体外实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栀子苷、仙茅素、栀子苷、栀子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等成分。

本品苦寒,禁用,不宜长期服用。凡脾胃虚寒有汤者,慎用。

相关处方

①治疗血淋疼痛:生栀子粉、滑石等。,还有洋葱汤。(《经验处方》)

②治疗尿路梗阻:栀子仁27片,盐花少许,大蒜1片。捣碎放在桌上,在肚脐上撒纸花,或者涂在阴囊上,时间久了就过去了。(普济方)

③治疗热性水肿:栀子15g,木香4.5g,白术7.5g..切细,水煎。(丹溪心法)

④治疗胃脘痛:栀子七、九个。炒菜,水一盏,炒七分钟,姜汁喝。(《丹溪简编》)

其他禁忌

1,栀子性苦寒,易伤脾胃,脾虚便溏者需慎用。

2、《本草颜回》:“吐血衄血,非阳火发作所忌。”

3、《应得本草》:“邪在表,虚火升,两者皆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