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补铁锌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因为宝宝从出生到1岁生长发育非常快,所以新陈代谢也非常快。所以,如果不重视体内钙、铁、锌的缺乏,如何给宝宝正确补钙,宝宝最容易吸收什么钙:

1,药用钙:含钙碳酸钙最好,补钙的同时要服用维生素a d浓缩鱼甘油滴剂。0-6个月宝宝每日钙摄入量为400毫克;6个月到1岁的宝宝每日需要量为600 mg。

2、辅食补钙:牛奶、蛋黄、鱼浆、虾酱、紫菜、海带汤、豆浆等。

3、辅食锌:肝泥、瘦肉粉、鸡鸭鹅、肉泥、鱼泥、蘑菇、贝类等。;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辅食铁:多吃蔬菜、西红柿、油菜、芹菜等。、杏、桃、李、橙、枣、瘦肉、蛋黄、动物肝脏、肾脏等。,因为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因此,有必要同时服用维生素E。

首先,要知道宝宝是否缺乏营养。对于缺钙的孩子,最好先了解他的饮食情况,他是否缺乏鱼肝油(维生素D),含钙较多的食物,比如牛奶,摄入是否足够?如果宝宝有贫血,不一定要马上补铁,要排除是地中海贫血(一种先天性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缺铁性贫血、炎症还是铅中毒。现在食物极其丰富,含铁食物很多。如果宝宝是缺铁性贫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从食物中获取。

其次,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有其特殊性。给宝宝补充营养,一定要掌握不同营养素的吸收规律才有效。钙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肠,这是一个需要能量的主动吸收过程,而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当饮食中的钙含量较低或人体对钙的需求增加时,肠道会立即活跃起来,主动吸收钙。钙的吸收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钙的吸收率越高。铁的吸收也是在近端小肠。铁吸收的特征受三种反馈机制的影响。间歇性小剂量补铁,加上维生素C和b2,会事半功倍。

再者,尽量排除营养吸收的干扰因素。不同的营养物质进入体内被人体吸收时可能会相互干扰。因此,为了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在吸收营养物质时,应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以前认为高磷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和流失,所以大部分高级配方奶粉都会调整钙磷比例,使其有利于钙的储存。无机铁和无机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它们之间存在着干扰和吸收。钙、铁、锌都是以二价离子的形式被吸收,被肠道吸收时会相互竞争。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此外,在补充钙铁营养素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饮食和药物因素的影响。比如含草酸、植酸较多的蔬菜,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乙醇(酒精)、四环素、肝素等药物干扰钙吸收;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蛋黄中的卵黄蛋白原干扰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中含有多酚类物质,不利于铁的吸收;抗酸剂会中和胃酸,阻碍铁的吸收。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

婴儿对钙的需求因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而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修订的每日膳食钙供给量推荐值:

*.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300毫克左右,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400毫克左右。

*.7~12个月:每天需要500~600 mg左右。

*.1~3岁:每天需要600~800 mg左右。

我如何知道我的宝宝是否摄入了足够的钙?

建议你给宝宝写一段时间的饮食日记,计算他每天的钙摄入量。时间久了,你心里就知道了。袋装食品,可以看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如果钙含量是40%,那么这袋食物的钙摄入量就是400毫克。但如果是散装食品,钙含量就不好算了。也可以上网或者查相关教材,一般都有标注。将查询的钙摄入量相加。如果低于宝宝每天的钙需要量,证明宝宝每天补钙量不足。

如何发现宝宝缺钙?

宝宝缺钙时,首先出现的症状是颅骨软,囟门大,按压颅骨时有触摸乒乓球的感觉。严重缺钙时可出现鸡胸等胸骨突,下肢因长时间站立可呈“O”形腿或“X”形腿。除了骨骼的改变,还可能有盗汗、睡眠不安、乳牙萌出延迟、枕骨秃顶等多种表现。

董医生的建议:宝宝是否缺钙不能仅凭以上表现来判断,但如果宝宝有这些表现,家长就要注意了。最准确的方法是去医院监测钙含量,如测定膳食钙、血清钙、尿钙、骨密度等。

预防婴儿缺钙的加减乘除法

补充——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求比成人多。所以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钙。母乳是天然的补钙物质,钙磷比例最适合宝宝吸收,所以我们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哺乳期的妈妈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加母乳的含钙量,间接为宝宝补钙。对于添加了辅食的宝宝来说,牛奶和乳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因为乳制品是目前公认的含钙最多的食物,吸收率也很高。此外,各种蔬菜和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钙。坚果和海鲜也是富含钙源的食物,还含有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负维生素D不应过量补充。

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在给宝宝补钙的同时,也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但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不是营养品,不能过量补充。如果宝宝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堆积过多,出现中毒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消瘦等。董医生建议,家长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地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

骑马日光浴有助于补充钙。

宝宝皮肤中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而且阳光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但是家长要注意不要在炎热的夏天烫伤宝宝。

除了——科学吃抑制钙吸收的食物。

有些蔬菜,如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葱、草头等,含有草酸,可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在烹饪这些蔬菜之前,应该用开水烫一下,以去除草酸。

钙不宜与脂肪多的食物同吃,因为脂肪吃多了,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容易与钙结合,降低了钙的吸收,所以宝宝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当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其成分与钙结合也会降低钙的吸收,所以不建议宝宝多吃粗粮。

补钙要注意哪些问题?

*补钙不要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有一段时间,补钙产品广告铺天盖地,宣传全民补钙,导致人们跟着广告走。事实上,一些厂商为了提高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一些虚假的文字,夸大了效果。研究表明,各种钙剂对人体的吸收率约为30% ~ 40%,与宣传的90%以上的吸收率明显相差甚远。应对这些,我们在购买补钙产品时需要有一个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跟着广告走。

*简单的检查无法确定是否缺钙。其实缺钙的意思很笼统,很模糊。医学上没有“缺钙”这个术语,只有佝偻病、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等特定疾病,而导致这些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是补钙不足,还有其他复杂因素。所以,只用一种仪器的简单测试,并不能确定宝宝是否缺钙。最近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表明,钙片和维生素D不仅对骨质疏松症几乎没有作用,而且还会造成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可见,缺钙的诊断是复杂的,补钙不是可有可无的。

*钙制品要注意质量。目前补钙产品数不胜数,普通人难以选择,医生也难以适应。妈妈在选择产品时,不能认为卖的越贵,钙含量越高,吸收率越高,效果越好。有的补钙剂号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号称“颗粒小”,甚至推出“原子钙”、“纳米钙”,让人感觉钙越细越容易吸收。其实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与钙制品的粒度无关,关键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专家提醒:直接从骨骼、牡蛎等含钙丰富的物质中提取的钙制剂可能被铅、砷等有毒物质污染,需购买经国家检验认可的药名制剂安全产品。

儿童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约为10% ~ 40%。儿童缺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疲劳、脸色苍白、易怒、哭闹或无精打采、不活动、食欲不振。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头晕、眼睛发黑和耳鸣。贫血的诊断相对容易,通过血常规检查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初步确诊。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由于铁对胃肠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儿童常以糖浆剂代替片剂服用,而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疗程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以补充铁的储备。临床上很多孩子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家长擅自停药,容易导致复发。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要继续补铁,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改善膳食结构,多增加富含铁的瘦肉、动物血等食物,必要时进行驱虫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铁有很强的副作用。如果孩子没有贫血或缺铁,不要把铁作为补品,擅自买补铁剂给孩子吃。如果出现贫血,请咨询医生,严格按照医嘱合理用药,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铁中毒。预防要从日常饮食结构和饮食搭配入手,避免偏食、挑食。

锌对促进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增强体质非常重要。缺锌可引起厌食、异食癖(如吃土、吃墙皮等。)和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缺锌会导致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育。但如果大量补锌,会导致高锌血症,甚至锌中毒,对健康也是有害的。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缺锌症状,家长怀疑孩子可能缺锌,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测血清锌水平。确诊后,根据缺锌程度,一般可采取先食补的方法,多吃海鲜、肉类、动物肝脏、禽蛋等富含锌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制剂,进行适当的补充治疗。疗程一般为2-3个月。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补充锌制剂,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方制剂,这是不科学的。

对于缺锌的实验室诊断,最好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儿童血清中的锌含量,但头发中锌的测定往往受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发样洗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不准确;目前很多医院开展的抽取末梢血,一滴血测全血微量元素的方法也不够准确。因此,缺锌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如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落后等,结合实验室血清锌的测定。

服用锌制剂时,应与其他元素制剂分开服用,避免相互竞争转运蛋白质和抑制吸收。比如钙制剂会影响锌的吸收,但锌不会影响钙的吸收。早晚吃钙,中午吃锌,间隔要3小时以上。

补充......................................................

含锌的食物。牡蛎肉是含锌量第一高的食物,其他食物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豆类、土豆、蔬菜、红糖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锌。

食物中的牛奶和奶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也高。蔬菜和豆类含钙量也很高,但由于草酸和柿酸的干扰,钙的吸收率降低。常见食物中钙含量:每100g食物如下;大米9 ~ 14毫克,小米29毫克,面粉38毫克,大豆367毫克,绿豆80毫克,豆腐277毫克,毛豆100毫克,黄豆芽68毫克,大白菜41毫克,大白菜163毫克,油籽140。大头来357毫克,芹菜300毫克,海带1177毫克,柑橘56毫克,苹果11毫克,草莓32毫克,香蕉9毫克,人乳34毫克,牛奶120毫克,羊奶140毫克。人乳虽然钙含量低,但由于钙磷比例适宜,吸收率高,人乳喂养者很少发生低钙血症。

动物性食物中铁含量最高的是猪肝,其次是鱼、瘦猪肉、牛羊肉。在植物性食物中,大豆的含量最高。新鲜蔬菜含铁量较高,其次是菲律宾菜、荠菜、芹菜等。,而桃子、香蕉、核桃、红枣也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其他食物中黑木耳的含铁量也相当高,海带、紫菜、蘑菇都不小。人乳和牛奶中的铁含量很低。

上述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和大豆不仅含铁量高,而且铁吸收率也高。食物中的铁含量与铁的吸收率不一定成正比。比如蛋黄中的铁含量高,但吸收率降低是因为蛋黄中的铁往往与磷类有机物结合。母乳中的铁含量虽然低,但铁吸收率高。食物的搭配对铁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比如蔬菜和谷物中含有草酸和植物酸,所以和这些食物一起吃会抑制铁的吸收,和维生素c一起吃能促进铁的吸收。

家长应选择一些含铁量高、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并注意食物之间的搭配,以防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祝健康宝宝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