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是结肠的炎性病变。什么药效果比较好?

结肠炎,也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严重程度不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便和脓性血便,急性腹泻、便秘和便秘,多日不能排便。有时腹泻和便秘,常伴有消瘦和乏力,且多反复发作。腹痛通常为钝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其他表现包括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和肝肿大。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性结肠。

结肠炎治疗的用药原则

1,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B和钙。服用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经常腹泻、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给予胃肠要素饮食或一段时间的肠外营养。

2.抗感染药物:柳氮磺吡啶对治疗各部位结肠炎和预防并发症有很好的效果。有些会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果无效且有不良反应,可用甲硝唑代替。新霉素和酞嗪酮噻唑也有效。

3.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可改善全身状况,缓解病程,减少排便次数,缓解复发症状,增加食欲。然而,有些病人效果不佳,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目前认为适用范围较小,对急性暴发性或早发患者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病情。对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不满意;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单位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使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可以给药。皮质类固醇在缓解症状方面优于可的松,但在维持缓解方面不如可的松有效。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这种治疗不应持续超过2周。

4、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变病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注意。6-巯基嘌呤(6-MP)联合激素可以缓解症状。

止泻药:可减少排便次数,缓解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基哌啶、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止泻药可能导致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中毒性先天性巨结肠,应谨慎使用。也可给予镇静药物和抗痉挛药物。

6、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