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气管炎肺气肿吃什么药比较好?
定喘汤和苏子姜奇汤是治疗哮喘非常有效和著名的方剂。以下方法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常有效。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定喘汤【出处】《调养秘方》【成分】银杏叶亮。捣碎炒熟,麻黄二十一片(9g)、紫苏三钱(9g)、甘草两枚(6g)、冬花一枚(3g)、杏仁三钱(9g)、桑白皮一枚五角(9g)、黄芩三钱(9g)、半夏一枚五角(6g)、三钱(9g)【用法】水煎三杯。现代用法;用水煎服。【歌曲】定川银杏半夏,桑葚麻黄款冬花;紫苏、黄芩、甘草、杏有很好的祛痰平喘作用。【功效】宣肺气,化痰平喘。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黄稠,咳喘,或恶寒发热,苔黄腻,脉滑。【冶金学证浅释】通常痰热蕴于内,又感外感风寒,外寒能掩火,痰热交结,肺失功能,气逆上纲,故见咳嗽或气喘,痰浓而粘;风寒外束,杨灿不可逾越,故恶寒发热;因痰热,舌苔黄腻,脉滑。【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咳嗽、咳痰、哮喘的有效方剂。主要病证为痰热蕴于里,或风寒蕴于表,表里同病,表现为咳喘、痰多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根据古人“治痰先治气”的经验,应用本方时,一般加枳壳9g,枳壳梗6g,前者可降气化痰。后者能宣肺化痰,一升一滴,增强宣肺之力。经过反复实践,其疗效优于原主人。现代医学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伴气虚等。,均属于中医辨证中的痰热,可用本方【来源】【组成】紫苏半夏汤治疗。用川当归两半(各9克)、甘草两半(6克)、前胡两对(6克)、糙皮和姜汁各洗七遍。一片半(3g)【用法】为粗粉,每份20元,水一杯半,生姜两片,大枣一枚,紫苏叶五片,均煎至八分,不分时间。现代用法:加生姜两片、大枣一枚、紫苏叶2g,水煎服。【宋公式】紫苏降息归桂龙,半夏前胡同里厚朴;加入苏叶大枣生姜有很高的平喘和吸气效果。【功效】降气平喘,温肾纳气。主治:上实下虚,痰多涎盛,咳嗽气短,胸闷膈闷,大便不畅,腰酸脚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治法浅释】因为“上满”,即痰液、唾液充盈于肺,所以咳喘痰满,胸膈满;“下虚”,即肾阳虚,不能收气归元,所以气虚。倦怠,腰痛,脚软,肺大肠,肺气不降,故大便不畅;痰多唾液多影响脾胃功能,所以吃得少;舌苔白腻,痰多涎多的标志。【方杰】方中紫苏为降气化痰平喘之君药;半夏降逆化痰,厚朴调气化痰,前胡降逆化痰。辅君药祛痰化痰止咳平喘,兼治“上生”,为臣药;肉桂温肾纳气,当归治咳喘气逆,滋阴养血,润肺润肠防止温燥之品损伤阴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紫苏叶理气散寒,* * *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制成药物。诸药配伍,补而散之,燥而润之,刚柔并济,上下同治,是治疗上实下虚的有效方剂。【临床应用】本方性偏温燥,咳喘证属热或阴虚者不宜用。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上实下虚”、“上盛”者,均可用本方治疗。1982以来,用当归、肉苁蓉15g治疗30余例咳嗽、痰多、气喘、无热症状的老年习惯性便秘,均取得显著疗效,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