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治疗肾阴虚肾经不足的中药配方?

肾阴虚: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典型症状为怕热,咽干,喜冷饮,睡眠盗汗,小便短而稠,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数。调理的方向以补阴为主,辅以药性平和、养阴的药物——“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推荐食谱:灵芝、炙龟板、黄精、熟地、枸杞子、沙苑子、玫瑰花、肉苁蓉、山茱萸。煎服,用酒浸泡,或根据需要煎服成糊状。

阴阳两虚:阳虚和阴虚的症状都会出现。典型症状是夏季怕热,冬季怕冷,脉搏弱弱。药性温和的草药能补益阴阳。推荐方剂:灵芝、人参、黄精、黄芪、枸杞、菟丝子、五味子、露比、车前子。如果阴阳两虚的症状比较明显,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可能很难直接通过调理肺这个肾的母器来吸收和运化肾脏。

阴过盛,无法与阳交融,逼阳出,导致内冷外热,有时上热下寒,所以会出现咽干舌燥,但又想喝温水,手脚发热多汗,又不愿意减衣。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内阳虚外阴虚的症状,或者上阳不足下阴不足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辩称症状是阴虚,用养阴药,这是相反的。调理的方向是热药去寒去阴,即内寒清,阴阳盛,体表虚寒症状消失。推荐方药:砂仁、吴茱萸、甘草、黄柏、肉桂、熟地。辨证加减配伍煎服,或酒浸泡,或熬成糊状服用。

阳满阴:(与阴满阴相对)体内阳气过强,无法与阴融为一体,把阴逼到外面,造成内热外寒,或上寒下热,手脚无寒气,不想添衣。同时容易便秘、盗汗、尿少而稠、脉沉。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表证误认为阳虚。事实上,补阳的药一定不能用。调理的方向是凉药解毒去内阳热,内热就清了,体表虚热的症状就消失了。推荐方药:灵芝、铁皮石斛、败酱草、金银花、黄连、甘草、黄芩。辨证加减配伍煎服,或泡酒或熬成糊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