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的治疗方子有哪些?
闭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与内脏各层上皮分化异常有关。血液疾病也是导致闭经的因素之一。
防己顺经汤(傅青主妇科)加知母、麦冬、墨旱莲。
来源:中医妇科(第六版)
由当归12g、熟地黄12g、沙参12g、白芍12g、茯苓12g、黑芥穗9g、牡丹皮12g、知母12g、麦冬65438+组成。
功能滋阴润肺,降火止血。
主治:阴虚肺燥型闭经。症见经行前或经行中吐血、衄血,量少,色鲜红,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干咳,咽干口渴,经量少,或闭经,颧骨红唇,舌质红或绛,苔脱皮或无苔,脉数。
处方中,沙参、麦冬滋阴润肺;熟地黄、白芍、当归养血调经;知母、牡丹皮、墨旱莲、黑芥子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茯苓健脾益肺。全方使阴液充足,虚火清化,肺燥除则呕止。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荆芥炭能缩短出血时间。知母具有解热和杀菌作用。麦冬可以升高白细胞,镇静,抗菌。墨旱莲具有镇静、止血和抗菌作用。
用水煎服。
根据评论,剂量由编辑拟定。
方尔丹小智药散(和记举方)加牛膝、赭石、黑芥穗。
来源:中医妇科(第六版)
由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5g、茯苓15g、薄荷15g、牡丹皮10g、栀子10g、生地15g、黄芩65538组成。
功能:疏肝泻火,降逆止血。
主治:肝经郁结,肝火郁结。症状有月经前或经期呕血、鼻衄,量多,色深红,头晕,烦躁,两侧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便秘,月经量减少甚至无月经,舌质红,苔黄,脉数。
方中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加牡丹皮、栀子、赭石、黑芥子穗凉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
药理学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赭石中所含的铁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再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荆芥炭可以缩短出血时间。知母具有解热和杀菌作用。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
用水煎服。
据说赭石先碎后煎。剂量由编辑决定。
《防三道经》方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郑连山。
它由(1)丹参12g、炒牡丹皮6g、栀子9g、郁金9g、牛膝12g、茜草12g、连翘12g、枳壳9g组成。
(2)丹参12g、牡丹皮6g、山栀子12g、郁金9g、牛膝9g、茜草12g、生地15g、玄参12g、枸杞子12g、玉竹65438。
功能:滋阴降火,清肝泻火,降低不良反应,活血降逆。
主治阴虚阳亢、热盛炎盛所致闭经。
方药治疗可滋阴潜阳,清肝凉血,清肺胃热,加生血之品,如牛膝、茜草、郁金等,相辅相成。
药理学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郁金水煎剂可降低全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醇提物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茜草有明显的促进凝血和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沙参沙参能调节免疫平衡,祛痰。
用水煎服。
据有关人士说,这份晚会是由许编辑出版的。若经前、经期肝火、肺热,可加入苦参、泽兰、香附、陈皮;阴虚火旺者忌用破气、用炭刺激燥热、涩血的药物,以免伤阴、淤血;经期不宜使用木炭和过量的清热凉血药,以防痛经;月经后宜滋阴潜阳。
房四百合地黄粥
来源《金匮要略》
包括百合30克、地黄30克和粳米30克。
功能滋阴润肺,引血下行。
主治:经行呕吐属肺肾阴虚。患者症状为出血或吐血,血量少,色泽鲜红,伴有头晕、潮热、颧骨红、眼睛灼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
方杰百合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用于肺燥或阴虚所致的咳嗽咯血,常与川贝母同用。还能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不清,失眠恍惚者。常与地黄同用。鲜地黄性寒,微苦微甘,最适于清热凉血,化瘀生新,治血热轻率吐血。其次,因热而寒而不寒,生血,益精,聪明机警,治骨蒸劳,肾虚生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百合水提取物具有镇咳、祛痰、镇静、强壮和抗过敏作用。地黄的水提取物具有抗高血压、镇静、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用法:先将生地黄加水煎煮取汁200毫升,与百合、粳米加水适量,制成粥。1每日,1剂量,分次。
吴芳白鸥坊
来源“中药方剂”
它由2段鲜莲藕和60克侧柏叶组成。
具有凉血止血、降逆止血的功效。
闭经的适应症。
方杰藕节味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功能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血尿、崩漏。侧柏叶味苦、涩、寒。归肺、肝、脾经,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之功。用于吐血、鼻衄、咯血、便血、崩漏、血热脱发、头发早白。两者结合可以凉血、止血、引血下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莲藕能节省能量,缩短凝血时间。侧柏叶汤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还具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作用。
用法:将果汁捣碎,加少许黄酒,每日1剂量,分2 ~ 3次服用。
方流沙沈凌烧粥
来源“药粥包治百病”
包括沙参20克、茯苓20克、白芍20克和粳米适量。
功能:滋阴凉血,降逆止血。
主治:经行呕吐属肺肾阴虚。患者症状为出血或吐血,血量少,色泽鲜红,伴有头晕、潮热、颧骨红、眼睛灼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
方杰沙参滋阴润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芍药养血敛阴,平肝阳。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参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祛痰作用。茯苓利尿安神,白芍止痛解痉。
使用前将三味药加水煎煮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早晚服用10天。
齐芳白质黄帝汤
来源“儿科医学证直接方”
它由熟地黄20g、山药20g、山茱萸20g、茯苓20g、牡丹皮15g、泽泻15g、知母20g、黄柏10g、牛膝20g、桑叶20g、墨旱莲20g、沙参20g、麦冬20g、炙甘草6544组成。
功能:滋阴清热,降逆止血。
主治:肺肾阴虚型闭经。症状为出血或吐血,血量少,色鲜红,伴有头晕、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等。月经提前少多见,舌红,津液少,脉数。
方洁芳用地黄补肾养阴;沙参、麦冬滋阴润肺;山茱萸、山药滋肾补肾;泽泻泻肾降浊,牡丹皮配山茱萸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脾湿;知母、黄柏补肾泻火;桑叶、旱莲草凉血止血,牛膝下血,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柏具有降血压、镇痛、解痉的作用。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知母具有解热和杀菌作用。
用水煎服。
方八梁雪之唐纪
来源《刘妇科经验》
它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牡丹皮、生地65438±05g、藕节和白茅根50g、大黄65438±0.5g、牛膝65438±02g组成。
功能:清热平肝,凉血,降低不良反应。
主治:肝火上炎、气血运行所致的鼻衄、闭经。
处方中的龙胆草、黄芩、栀子、牡丹皮、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白茅根凉血止血;莲藕节收敛止血;大黄、牛膝向下抽血。全方* * *起到清热平肝,凉血,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用水煎服。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龙胆草具有杀菌、镇静、降压作用。白茅根状茎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煎服和水浸有利尿作用。大黄有杀菌、止血、健胃的作用。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
防久降逆痛经ⅰ号方
来源《中国妇科秘方百科》
由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黄15克、川芎6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赭石20克、牛膝9克、蚕沙15克组成。
降逆流、疏通河道的作用。
适应症为闭经。
配方中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生地凉血止血;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赭石代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蚕沙和浑浊。整党* * *起到了降逆子午线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赭石中所含的铁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再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蚕汤具有消炎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用水煎服。
根据备注,蚕沙是炒的。赭石先炸。
方时降逆痛经方ⅱ
来源《中国妇科秘方百科》
由桑白皮(或炒吴茱萸)9g、沙参麦冬12g、生地15g、白芍9g、赭石(先炒)20g、牛膝9g、牡丹皮9g组成。
降逆流、疏通河道的作用。
适应症为闭经。
处方中的桑白皮有止血清肝的作用;沙参、麦冬滋阴润肺;生地凉血止血;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赭石代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牡丹皮泻肝火。整党* * *起到了降逆子午线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桑白皮具有温和的止咳作用,能利尿、镇静、止痛。赭石中所含的铁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再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
用水煎服。
据说赭石先炸。
方石医川军活血化瘀汤
来源《中国妇科秘方百科》
包括桃仁65438±02g、红花65438±02g、当归65438±02g、川芎65438±00g、川大黄65438±00g、益母草65438±00g、牛膝65438±00g、地黄20g。
功能疏肝清热,滋阴降火。
适应症为闭经(月经期间呕吐)。
在方剂中,生地是凉血止血的君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为臣药,川芎、川军、益母草、牛膝、甘草为佐药。全方* * *起疏肝清热,滋阴降火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牛膝可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抗凝血作用。益母草具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红细胞聚集有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疗程15剂,配合当归丸或桂枝茯苓丸治疗。
房氏二甲煎舒静汤
来源《中国妇科秘方百科》
它由白芍、川牛膝、黄芩、生地各65438±00克、佛手、木贼、乌贼骨、柴胡、蒺藜、甘草各6克、木蝴蝶5克组成。
功能:养血、疏肝、调经、降逆、健脾和胃。
适应症为闭经(月经期间溢乳)。
处方中白芍、川牛膝、黄芩、生地清热凉血,引血为君;佛手、香橼皮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绿萼片疏肝和胃,理气化痰;木贼能疏散风热,蒺藜、柴胡能疏肝解郁;木蝴蝶舒缓肝胃;甘草调和各种药物。全方* * *起到养血柔肝、调经降逆、健脾和胃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香橼具有抗炎、抗病毒、健胃、祛痰作用。木贼有明显的舒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柴胡具有镇静、安神、镇痛、解热、镇咳等多种中枢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分两次服用。月经后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固本,再服用此方3剂,连服数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