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是什么症状?如何看待?中医可以治疗吗?
胃寒症状宜温散实寒,虚则温健胃。
1.实证症状:持续胃痛,清水呕吐,或胀痛,呈持续性,感寒或饮凉后加重,怕冷喜热,稍暖,或见呃逆。舌苔薄白滑,脉沉。
治疗:暖胃散寒。
处方:文薇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健胃之功效,适用于胃寒停饮之证。
常用药物:附子、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和胃;党参、白术补胃气;丁香、柿蒂散寒,减少不良反应,止呕;桂枝、茯苓饮用水;沉香降气和中。胃痛吐水者可加半夏;气滞患者加高良姜、香附,温胃理气。
2.虚证症状:上腹部隐痛,饿时明显,食后缓解,温压,食多消化不良,清水软便。舌淡苔白,脉软而弱。
治疗方法:暖胃强身。
处方:黄芪建中汤。适用于胃气虚寒之证,本方具有温胃益气、缓中补虚之功。
常用药物:黄芪补中益气;桂枝、白芍、甘草、麦芽糖温中补虚;生姜和大枣健脾和胃,调和健康。如果是泛酸,可以加吴茱萸温肝和胃制酸,也可以加瓦楞子。可加入干姜、陈皮、半夏、茯苓,温胃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