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药简介,效果如何?
2英文参考kypfarin [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华法林[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3总结杀鼠剂,又称杀鼠灵、灭鼠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杀鼠剂含有0.05%的杀鼠剂;黑叶杀鼠剂含0.025%杀鼠剂和99.75%惰性(无毒)成分。其纯品为白色无味针状结晶,不溶于水,溶于醇,溶于丙酮,其钠盐完全溶于水。杀鼠剂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杀虫剂。杀鼠剂可引起二次中毒,属于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1]
杀鼠剂中毒杀鼠剂是一种中等毒性的农药。杀鼠剂可引起二次中毒,属于羟基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
4.1临床表现[1]
1.有明确的接触或食用杀鼠剂史。
2.潜伏期1 ~ 3天后,突然出血。尤其是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皮下出血更为常见。
3.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4.胃里的东西对毒物鉴定呈阳性。
5.尿液中杀鼠剂及其代谢物5,6,7,8-羟基杀鼠剂的检测。
4.2治疗杀鼠剂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1.排毒:口服中毒者应尽早催吐,用清水洗胃导泻。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污染物。
2.具体解毒剂:维生素K110 ~ 20mg肌肉注射,1 ~ 3/d,严重者可将维生素K1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总量可达300mg。症状改善后可肌注10 ~ 20 mg,3次/d,维生素K3、维生素K4、卡巴洛、氨基甲苯甲酸等药物无效。
3.输入新血;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液、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液(主要含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快速止血。
4.重度中毒患者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止血,保护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5.对症支持治疗。
5杀鼠剂(华法林)说明书5.1药品名称华法林
5.2英文名Warfarin
5.3杀鼠剂的别称:苄丙酮香豆素钠;华法林钠;酮苄基香豆素钠;杀鼠剂;苯丙酮香豆素钠;华府令;可以是蜂蜜;华法林钠;苄酮香豆素钠;华法林钠;香豆定;马雷万;泛华法林;华法林钠;华法林钠盐;华法林Sod。;华法隆;沃纳林
5.4循环系统药物分类>:抗血栓药>抗凝药
5.5剂型1。华法林钠:2.5mg,3mg;
2.折中:1mg,2mg,3mg,5mg。
5.6华法林的药理作用华法林是一种间接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ⅷ、ⅸ、ⅹ而发挥抗凝作用。肝微粒中的羧化酶可将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化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可与钙离子结合发挥其凝血活性。华法林具有抑制羧化酶的作用,但对上述已合成的因子无直接拮抗作用。只有这些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才能发挥抗凝作用。所以华法林起效慢,只在体内,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长,抗凝作用消失,直到维生素K依赖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此外,华法林可以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其抗原性与相关凝血因子相同,但无凝血功能,相反具有抗凝作用,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因此,在华法林的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蛋白S和蛋白C的合成减少,而“假凝血因子”,即“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增加,达到抗凝作用。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更稳定,因此优于其他口服抗凝药(如茴香胺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双香豆素)。只有当患者对华法林不耐受时,才首选其他口服抗凝药,但与华法林相比,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都没有优势。华法林在预防非风湿性房颤患者中风方面比阿司匹林更有效。然而,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方面优于华法林,因为后者易于通过胎盘。
5.7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华法林口服后12 ~ 24h起效,抗凝最大起效时间72 ~ 96h,抗血栓形成6天。单次给药持续时间为2 ~ 5天,多次给药持续时间为4 ~ 5天。华法林被胃肠道迅速吸收,但进食对吸收没有影响,生物利用度为100%。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为99.4%,其分布容量为0.11 ~ 0.2l/kg。母体对华法林的消除半衰期为20 ~ 60h,R型华法林对映体半衰期为20 ~ 89h,S型华法林对映体半衰期为18 ~ 43h。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影响华法林的半衰期。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为醇类(活性最低)和羟基(无活性)。S型华法林的抗凝活性约为R对映体的2 ~ 5倍。华法林以非活性形式通过乳汁排出,对喂养婴儿的凝血酶原时间没有影响;它还作为非活性代谢物被排泄到胆汁中,然后被重吸收并从尿液中排出。
5.8华法林的适应症是1。可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栓性闭塞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2.心肌梗死的辅助药物,如房颤合并肺栓塞的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辅助治疗。
3.长期持续抗凝、血栓栓塞性疾病、手术后或外伤后、心肌梗死、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和有术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5.9华法林1的禁忌症。术后3天内。
2.肝肾功能障碍、重度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伴出血倾向、活动性溃疡、外伤、先兆流产者禁用。
3.严重的肝肾疾病。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脑部、脊髓和眼部手术患者。
6.孕妇。
5.10注意事项1。(1)恶病质、虚弱或发热;(2)慢性酒精中毒;(3)活动性肺结核;④充血性心力衰竭;(5)重度高血压;(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7)月经过多;(8)月经期;(9)先兆流产。
2.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老年人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华法林容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流产或死胎率高达16% ~ 17%。妊娠早期接受华法林可引起“胎儿华法林综合征”,表现为严重的鼻部发育不全、骨骺分离、视神经萎缩、小头畸形和智力低下。还会导致胎儿心脏、胃肠道和/或肝脏畸形。在妊娠晚期应用可导致母体和胎儿出血及死产。因此,妊娠前三个月和孕后第三个月应禁用华法林,此期间可对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孕妇给予小剂量肝素。在妊娠中期(妊娠4 ~ 6个月),使用华法林预防或治疗血栓复发的遗传性易栓症女性,必须接受严格的实验监测。
4.药物对泌乳的影响:少量华法林可分泌到乳汁中,但中药在乳汁和婴儿血浆中的浓度极低,对婴儿无影响。
5.用药前后检查或监测:(1)用药期间定期测定国际标准比值(INR维持在2.0 ~ 3.0)和凝血酶原时间(应维持在25 ~ 30秒)。凝血酶原活性至少应为正常值的25% ~ 40%(不能用凝血时间或出血时间代替上述两项指标),密切观察口腔黏膜、鼻腔、皮下组织出血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操作,避免过度劳累和易损伤的活动;(2)治疗过程中应随访大便潜血和尿潜血。
6.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没有条件进行凝血酶原测定时,一定不能滥用华法林,防止凝血酶原过低和出血。
7.不同患者对华法林的反应不同,因此剂量必须个体化。
8.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一般维持65438+正常对照值的0.5 ~ 2.5倍或用抗凝治疗的国际标准比值(INR)监测,将目标INR范围控制在2.0 ~ 3.0之间。
9.因为华法林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的间接抗凝剂,只有在服用5-7天后疗效才能稳定,所以需要观察5-7天维持量的充足性才能判断。
10.当凝血酶原时间已明显延长至正常值的2.5倍以上,或出现少量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减少或停用剂量;当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值的2.5倍(正常值为65438±02秒),凝血酶原活性降至正常值的65438±05%以下或发生出血时,也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口服维生素K(4 ~ 20mg)或缓慢静脉注射(10 ~ 20 mg),给药后6小时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到安全水平。也可以输入冰冻血浆沉淀物、新鲜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11.急需抗凝者,应首选肝素。一般在肝素总量达到抗凝后,应使用华法林钠等香豆素类药物进行长期抗凝。
12.华法林过量容易引起出血。早期可出现瘀斑、紫癜、牙龈出血、流鼻血、伤口出血时间延长、月经过多等。出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尤其是泌尿道和消化道。肠壁血肿可引起亚急性肠梗阻,也可见硬膜下和颅内血肿。任何穿刺均可引起血肿,严重者局部压迫症状明显。
5.11华法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过敏反应和皮肤坏死。过量很容易导致各种出血。早期表现包括瘀斑、紫癜、牙龈出血、流鼻血、伤口持续出血和月经过多。出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尤其是泌尿道和消化道。肠壁血肿可引起亚急性肠梗阻,颅内硬膜下血肿和穿刺处血肿也可见。偶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过敏反应和皮肤坏死。大量口服后甚至出现双侧坏死、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大面积皮肤坏疽。
5.12华法林的剂量起初为3 ~ 5 mg,从第二天开始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至维持量,使INR维持在2.0 ~ 3.0;INR可维持在1.6 ~ 1.8,但不应低于1.5。由于比肝素起效慢,如果需要立即抗凝,可在用药初期使用肝素48 ~ 72小时。儿童用药剂量应个体化。
5.13药物相互作用1。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羟保泰松、甲芬那酸、水合氯醛、氯贝特、磺胺类、丙磺舒等。,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比华法林强。竞争的结果是游离华法林增加,抗凝作用增强。
2.一些药物,如氯霉素、别嘌呤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甲硝唑、西咪替丁等。,能抑制肝微粒体酶,降低华法林的代谢,增加疗效。
3.减少维生素K吸收、影响凝血酶原合成的药物,如各种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液体石蜡或消胆胺(消胆胺)等。,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强抗凝作用。
4.可促进华法林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如奎尼丁、甲状腺素、合成代谢类固醇和苯乙双胍,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5.一些药物,如大剂量阿司匹林、水杨酸、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氯丙嗪、苯海拉明等。,可干扰血小板功能,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更明显。
6.华法林不能和链激酶、尿激酶合用,否则容易导致大出血。
7.其他能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二氮嗪、丙吡酰胺、口服降糖药、磺胺吡隆(一种抗痛风药物),其机制尚不清楚。
8.皮质类固醇和苯妥英钠可增加或减少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故一般不宜使用。
9.抑制华法林吸收的药物,包括抗酸剂、泻药、灰黄霉素、利福平、glumiphene(诱导睡眠的能量)和甲氧麻黄酮(镇静剂),可以削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10.维生素K、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药物可竞争相关酶蛋白,促进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故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被削弱。
5.14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