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有哪些禁忌?

中药的给药方法和禁忌;

针对不同的疾病应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药在服用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好剂量:有些药物用多了容易中毒,用少了又达不到效果。如云南白药、六神丸,应遵医嘱服用。催吐的汤药,呕吐厉害的也要中途停病。

2、掌握好温度:服用中药的温度很有讲究,被称为“寒则热,热则寒”的原则。应该分为热服,暖服,冷服。

①热敷:治疗头痛、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祛寒药、外感风寒药或中药。

②御寒衣物:一般情况下,解表药和治疗各种炎症或出汗的滋补品应搭配御寒衣物服用。

③寒服:清热解毒止呕的中药。燥热者宜冷服。

3.服用方法:中药要分开煎,分两次煎。最好分开服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煎好的中药不宜保存,当天服用。

4.慎用中西药:中西药合用有时可增强疗效,但有些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性或抵消疗效,故慎用药物为宜。

5、服药期间应避免进食:服用某些中药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合进食的食物,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比如伤寒、湿、温、邪热盛时,不吃油腻、厚味之品;痰湿壅滞所致的消化不良及腹泻腹痛者,应忌食生冷食物;热病忌吃辣、热、香、干、煎之类;肠胃虚弱者不宜服用黏滑物品;忌吃发制品(牛、羊肉、母猪肉、老母鸡、海鲜等。)和有红肿热痛的疮毒的刺激性食物;经常头晕、失眠、急躁的人应避免辣椒、辛辣食物和酒。此外,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禁忌:

鳖甲忌苋菜;地黄忌萝卜;黄连忌猪肉;麦冬忌鲫鱼;香茅忌牛奶;首乌忌大麻;柿霜忌螃蟹;茯苓忌米醋;人参忌茶。

6、服用时间要注意:通常中药适合在饭后2小时内和饭前服用,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空腹服用:一般多为滋补药,知己以下疾病宜饭前服用;这样便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泻药和驱虫药也要空腹服用。

②饭后:适用于上半身疾病。一般常作为以攻邪为主的药物。对于胸膈以上疾病患者,宜饭后服用。发汗药也要饭后服用,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3立即服用:如果病情严重,药物煎好后立即服用。

④睡觉时服用:此法常用于一般镇定剂和治疗遗尿症的药物。

⑤全天候服用:一些急慢性疾病也可全天候服用,使药效持续发挥作用。比如早上发病是偶数的话,晚上服药是合适的。